侗族建筑文化_具体都有哪些特色?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02日 15:29:35    作者:网络

  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他们很多都是生活在贵州的山区或者是广西地带。那么关于侗族的建筑文化,你具体都知道多少呢?侗族建筑具体都有哪些不一样的特色呢?一起来往下看看吧!

侗族

  山区侗族多居“干栏”楼房,楼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牲畜;楼上住人。前半部为全家休息或从事手工劳动之场所;后半部为内室,其中设有火塘,这既是“祖宗”安坐之位,也是全家取暖、烧饭的地方。火塘两侧或第三层楼上是卧室。侗族民居一般是一家一栋,也有将同一房族各家的房子连在一起,廊檐相接,可以互通。

  侗族民居群体布局常组合成团,围绕一水池布置住宅。水池功能有二,其一是为了排积污水,其二是为了设置公共厕所。侗族民居宅内无厕所,厕所公用,设在水池中间,架独木桥入厕。

  侗族民居的另一特征是“倒金字塔”形状,即第二层在第一层的基础上挑出六十厘米左右,第三层又在第二层的基础上再挑出六十厘米左右。形成上大下小的倒金字塔形木楼,这是侗族人利用空间的一种办法,这种占天不占地的办法真可谓是巧夺空间。

  同建鼓楼一样,侗族竖房立屋,事前一定要先请看好地形,找好地基。民间有“一龙二穴三风水”之说,可见风水在民居建造中亦相当重要。地基选好后上山看好木材,回家准备好两头肥猪、几百斤米和酒水,然后方可开始建屋。

  侗族人民的民居房屋,大体可分为三大类或两大类。三大类即:山区民居、山谷平地民居、沿江河畔或陡坡陡坎民居。两大类即:南部侗族地区民居、北部侗族地区民居。

  山区侗族多居“干栏”楼房,楼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牲畜;楼上住人。前半部为廊,宽敞明亮,光线充足,为全家休息或从事手工劳动之场所;后半部为内室,其中设有火塘,这既是“祖宗”安坐之位,也是全家取暖、为炊的地方。火塘两侧或第三层楼上是卧室。侗族民居一般是一家一栋,也有将同一房族各家的房子连在一起,廊檐相接,可以互通。平时,本房族的妇女们在此纺纱织布;凡喜庆佳节,

  全房族的人聚集于此,宴请宾客。
  坪坝地区的侗族,大多住两层楼房,楼下住人,楼上存放粮食或杂物。堂屋中设有神龛,两侧为卧室。厨房、猪牛圈等皆设于屋侧房后。有的豪绅富户,也住高楼深院。

  居于沿江河畔或陡坡陡坎的侗族寨子,则依其地形而建,以栏杆吊脚木楼为多,屋檐柱脚有的高达数尺以至丈许,屋内陈设与坪坝民居大同小异。

  北部侗族地区的村寨,大都依山傍水,向阳开阔。小的村寨二三十户,大的村寨有数百户,单家独户很少。村寨周围多蓄有古树,名曰“风水树”。也有培植青竹或桃李果木的。每到春暖花开季节,田园里麦苗青葱,村寨旁桃红柳绿。村寨与村寨之间,有用卵石砌成的花街路相通。

  侗族建房,一般都要请有经验的老人查看屋基,以地势平缓、群山环抱、坐北朝南、通风向阳的地点为最理想。东西向的房屋很少。传统的建筑材料有杉木、松木、竹子、茅草或土砖、土瓦、石灰等。最近几年,部分地区才开始使用钢材、水泥、涂料、瓷砖、玻璃等新型材料建造民居。

  北部侗族地区的民居,一般分正屋、厢房、前厅、偏厦等。正屋是主要部分,一般坐北朝南,有三柱屋、五柱屋、七柱屋、八柱屋等。正屋两边是偏厦和厢房,使整座房屋形成“凹”字形。有些殷实人家还建有前厅,使整体结构形成四合院的形式,但为数不多。

  小结:侗族很多房子都是干栏式的,很多的侗族都是一家一层不住人,第二曾或者是第三层才开始住人。侗族人也是非常注重风水的,在建造房子的时候会让风水师看看。

展开阅读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