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打柴舞有哪些特色和特点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29日 16:14:04    作者:网络

  黎族打柴舞是当地的民族特色舞蹈,每年三月三或者是一些庆祝丰收活动的时候,黎族人民都会跳打柴舞。那么关于海南黎族打柴舞,有哪些的特色和哪些的特点,这些你都知道吗?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黎族

  黎族民间打柴舞的简介
  打柴舞黎语叫“转刹”,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起源于古崖州黎族丧葬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打柴舞的习俗在黎家人中逐渐流传演变。如今,它已成为一种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体育健身活动,并迅速传播到了国内外,被国外友人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2006年6月2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向社会公布,海南省三亚打柴舞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当黎族的三月三,或是庆丰收时,人们便聚会于晒谷场或山坡的地坪上,分成两队,一队持竿打柴,有坐、蹲、站三种,一队跳竹竿,持竿一队把竹竿有节奏地打击,跳舞者在竹竿分合的瞬间,敏捷地跳跃,作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当一对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唱出“嘿!呵嘿!”这种舞蹈现在称“竹竿舞”,又称“打柴舞”。

  黎族民间打柴舞的来源
  黎族面积打柴舞来源于黎族丧葬活动。黎族古代人在死时用于护尸、赶走野兽、压惊及祭祖的一种丧葬舞。当代黎族村寨有一丧法叫“旱赛”。即人死后入殓,停棺12天、24天、一个月不等时间,然后入土。在停棺“旱赛”期间,丧家及周村相关男女老少每天晚上都要到丧家跳打柴舞。清代《崖州志》对这一习俗作了记载:“丧葬。贫曰吃茶,富曰作八,诸心以牛羊低灯鼓吹束奠。作八,心分花木,跳击杵”。“跳击杵”则指跳打柴舞这是目前所见的唯一记载黎族舞蹈的古代文献。由于打柴舞道具、节奏、跳法的特殊性和具有极强的娱乐、竞技成份,打柴舞很快传遍整个海南黎族地区,成为黎族著名的舞种。新中国成立后,经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及各县相关部门加工整理,打柴舞搬上舞台、银幕和运动场,成为黎族舞蹈和体育项目,多次参加全国大型文艺汇演和全国民族运动会,获得金银奖。经加工、改编后,打柴舞其道具由木棍变为竹竿,故又取名为“竹竿舞”。今天舞台或运动场所见的均为跳竹竿的形式出现。

  小结:根据调查了解到,现今黎族有一座古典的特色风俗风俗村还有保留打柴舞。在民间很多地区,打柴舞的身影正在逐渐的消失,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中。

  相关推荐:
  黎族的风俗习惯大全
  揭秘海南黎族真的有巫术吗
  少数民族黎族有哪些的礼仪习俗
  黎族独木舟来源 黎族独木舟如何制作

展开阅读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