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水族的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6日 13:53:20 作者:网络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历过无数个战争,跟换过无数个朝代,每个朝代都经历过强盛到衰败,这是古代帝王制发展必经的道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水族是其中一个,它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呢?水族现在的状况你又知道多少呢?一起来看看吧!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的民族政策得以落实,水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7年1月2日,成立了三都水族自治县。自治县以原三都县为基础,再从邻近的荔波、都匀、独山、榕江等县划拨37个水族聚居乡并入而建成的。由于管理不便,从1961年至1963期间,分别将从都匀、独山、榕江等县划入的行政管理单位,以及从荔波划入的四个行政管理单位划归原籍。
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民族自治政策进一步得到落实。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之外的水族集中地区,成立了17个水族乡(含联合乡),其中,贵州16个,云南1个。贵州的水族乡,分布在黔南自治州的有9个:基场、阳和、奉合、本寨、甲定、翁台、永康、水尧、水利;分布在黔东南自治州的有7个:达地、水尾、定威、仁里、三江、兴华、塔石(与瑶族联合)。云南省富源县有古敢水族乡。建立民族自治政策的落实,大大地激发水族人民建设自己家乡的信心和自豪感。水族人民与周边兄弟民族共同努力,使水族地区的建设发展与时俱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三都水族自治县建立之后,培养和任用水族的县级以上干部百余人,科局级干部千余名。自治县各级部门的水族干部比例逐步接近于县内的水族人口比例。同时,在黔南州、人大、政府等机构,也配置相应的水族干部。这样,大大地提高了水族当家作主的自信心和管理水平的能力。
过去,水族地区交通闭塞,行路艰难。1949年,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仅有一条17公里的公路。新中国建立之后,公路交通状况逐步得到改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突飞猛进变化。2006年,三都水族自治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098公里,其中国道66.3公里,县乡公路有1000余公里,比2002年增加503公里。水族于1957年之前聚居的荔波县,通车里程为835.4公里,其中省道441公里,县乡道390多公里。例如,三都县城原来被都柳江分割,成为难以逾越的天堑,1972年修建第一座大桥,改革开放之后又建起3座大桥,不仅交通极大便利,而且使江两岸的城区连成一体。由三都县通往比邻的荔波、都匀、丹寨、独山、榕江、雷山等县市的公路,以及荔波通往广西的公路全部贯通,并且路面实现柏油化。水族地区村村通公路;所有的水族乡全都通公路,基本实现路面柏油化;衔接省城的部分路段建成高速公路,形成了比较便利的交通网。原来从三都县城、荔波县城到省城贵阳约需15个小时,只需三四个小时。交通的明显改善,不仅拉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
1949年以前,水族地区仅有20余所学校。水族地区几乎村村有完小,重点乡镇都有初级中学,“两基”教育攻坚项目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义务教育工程、危险校舍改造工程、寄宿制学校项目、国债项目、外援教育项目的建设累计达160余项,不仅教师的素质有较大的提高,而且使水族地区学校教育的硬件设施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农村学校的校舍,往往成为当地最好的建筑。硬件设施上去之后,软件设施也与时俱进,例如水族聚居的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教师有3000多人,本科及大专学历教师比例逐年递增,少数民族教师比例逐年上升,几乎接近与当地民族结构的比例。水族地区创办了民族中学、民族师范、民族职业中专等。离县城80余公里的黔南州首府创建了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黔南医专。这些措施,大大地推动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水族地区的邮电通讯有了飞跃发展。实现了网络通讯,几乎村村通了程控电话,与国内外的联系带来极大便利。邮路遍及各乡村,对推动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49年,水族只有电话10门,交换机一部,电报机一台的局面早已成为史话。
水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紧紧围绕当地“生态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进行深度开发,主要围绕解决好“三农”问题做文章。
水族人民有保护家乡自然环境的良好传统。令人自豪的是,贵州省唯一获得世界自然遗产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的荔波,就在水族地区。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建立的1957年之前,荔波县是水族聚居区。贵州省有1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4个在水族地区:东面有三都县的瑶人山国家森林公园,东南面有荔波县樟江风景名胜区和茂兰喀斯特森林保护区,西面有独山县翁台水族乡、甲定水族乡境内的紫林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改革开放之后,各级政府加大治理力度,水族地区森林覆盖率上升到55~60%。在水族地区的三都瑶人山、独山紫林山等国家级公园中,森林覆盖率达到90~92%。都柳江沿岸,山峦重叠,植被完好,三都县拉览林场成为国内速生林木的重要基地。荔波县是全国造林“百佳县”,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尤其造就了龙江上游的樟江两岸喀斯特山地植被保护的胜迹,使之成为饮誉世界的地球腰带上的蓝宝石之称。“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之所以成功,就得益于林业传统保护观念和现代保护意识的完美结合。自然生态保护的丰硕成果成为水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珍贵资源。
水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得到逐步的开发。三都、荔波、独山、都匀、榕江等县的旅游,依托获得世界自然遗产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的荔波为龙头,将荔波县茂兰喀斯特森林保护区、樟江风景区,三都县及榕江县都柳江沿岸风光、瑶人山国家级公园,独山县紫林山国家级公园,都匀市套头地区都柳江源头风光等逐步连片开发。龙江、都柳江两岸的各县市在抓自然风光旅游资源、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又结合一大代表邓恩铭烈士故居、红七军革命旧址等的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农业是水族地区的龙头产业。新中国建立之后,国家还不断加大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50余座中小型水库,其中聚居区的三都县24座、荔波县17座,为防洪涝和灌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改革开放之后,社会面貌出现较大的改观。
水族地区自治政府十分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认识到自然资源保护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是当地相得益彰的发展项目,尤其注重民族传统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书”是水族传承数千年的珍贵文化遗产,经过积极组织申报,2002年,水书获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06年,国家批准“水书习俗”、“水族端节”、“水族马尾绣”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另外。“水族卯节”“都匀水族婚俗”获贵州省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水族地区有关部门在征集1.8万余册水书抄本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抓好水书文化的抢救保护与研究出版工作,并积极抓好“水书”申报“世界记忆工程名录”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工作。
改革开发之后,水族地区的城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的三都县城,1957年成立时只有五百多户人家、人口不足三千的半商半农小镇。房屋矮小,草房过半,街道狭窄,路面泥泞,交通闭塞。城区扩展近五倍,高楼林立,街道宽大整洁。沿江大道、沿江护堤、河滨东路的亭、轩以及河堤青石栏杆长廊成为修憩的美好去处。原来,被都柳江分割的三都县城,修起了四座大桥,天堑变通途。另外,建成了宽阔的都柳江面赛艇水域。还建成了西部地区唯一县级赛马城。荔波县在1957年之前是水族的聚居区。而今的荔波县城由原来不足一平方公里扩展传到2.5平方公里,城区道路延伸5公里。为适应日益发展的旅游事业,加大樟江沿岸治理美化的力度,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建成近30家星级宾馆,建成集旅游购物、文化展演、休闲娱乐、住宿观光为一体的“樟江部落”,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功能最齐全的民族旅游文化城。
都柳江畔的三都县城与龙江上游玲珑的荔波县城与交相辉映,成为新时期水族地区城镇的新形象。交通干道的乡镇建设也取得长足进展。
为帮助水族地区尽快改变经济文化落后面貌,自1995年以来,深圳市帮助水族地区建设希望学校30余所,解决了13000多名中小学生入学难问题,并帮助建设医院、街道等,投入资金达8000余万元,其中半数为无偿援助。
- 上一篇: 水族婚俗:新郎新娘同挑一担水
- 下一篇: 水族的建筑文化探索
热门标签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