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服饰传承之道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21日 15:45:23 作者:网络
本期中国民俗栏目,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是瑶族服饰的传承。大多数民族的文化,不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消逝,就是被同化,失去原有的特点。而瑶族服饰文化,到如今却依旧能保持其特色。究竟,瑶族服饰是怎么传承的呢?我们一起来瞧瞧吧。
历史:民族审美理念千古不变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瑶族服饰市级非遗文化传承人李小莲,曾以瑶绣新娘子肚兜荣获首届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铜奖。此时的她,戴着重达14公斤的瑶族头饰,身穿重约15公斤的瑶族传统衣服,让人眼前一亮。
李小莲出生于1956年,从12岁开始就跟着奶奶、妈妈学瑶族刺绣。她说,在瑶族的传统中,姑娘的嫁衣一定要是自己亲自刺绣和制作的。因为白天要干农活,晚上才有时间在油灯下刺绣,一套嫁衣往往要绣上三四年。
李小莲身上穿的瑶族传统服饰,花纹主要是河流山川和花鸟树木。在瑶族的服饰刺绣中,瑶绣最大的特点就是反面十字绣。一块黑色的平纹棉布在熟悉瑶绣的瑶胞手上,不用打底稿,只需根据棉布上针孔的纹路,就能进行反面十字绣。
在瑶绣中,有一种花纹是不可少的,那就是“盘王印”,单是绣盘王印就得花上一周的时间。盘王印深具传统文化内涵,瑶胞相信,绣上盘王印,把盘王印放在胸前可得到盘王的保佑。有的瑶胞除了在中间绣一个大的盘王印,两边还会绣6个小的盘王印,同时会在衣领、袖口、衣服前后摆绣上或拉长或缩小的盘王印。
李小莲身上的瑶族服饰十分鲜艳,以红、黄、绿、白、黑五色为主,俗称“五色衣”。头上所戴的用帕子叠成的帽子,每一层都露出鲜艳的红色,每一层帕子外还垂吊着用多色珠子串成的红黄紫三色流苏,非常漂亮。李小莲说,瑶族是最爱美的民族,是最喜欢张扬的民族,也是最喜欢鲜艳颜色的民族。
在贺州市生活的瑶族三大支系,不管是过山瑶、平地瑶还是土瑶,其服饰各有特点,而且变化多端。单是帽子,过山瑶就根据帽子的形状分出西山尖头、东山尖头、小尖头、平头瑶,平头瑶中又能分出一个“包帕平头”。
不管是哪一个支系,千百年来,瑶胞的民族审美观都没变,基本都是黑棉布打底,上面用四色彩线刺绣,刺绣花纹中少不了“盘王印”、河流山川和花鸟树木。
变化:随时代变迁逐渐“汉化”
冯昱是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文化馆干部,本土瑶族作家。据他介绍,瑶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蚩尤。苗、瑶族是蚩尤的后代,远古时期居住在长江、黄河流域一带,当时叫三苗部落。在瑶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女人的地位比男人尊贵。传说,瑶族的祖先娶的是一位公主,他们艳丽的服饰就是从宫廷流传出来的。而且,在结婚时,男方要下跪,女方只需屈一下双膝即可。
如今,走在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已经很少看到每天戴着十几公斤重的帽子和身穿十几公斤重的民族衣服干活的瑶族同胞。冯昱说,为了方便干活和工作,除年长的瑶胞已经习惯外,瑶胞平时一般不穿本民族服饰,与当地的汉族同胞一样穿着打扮,单从服装上已经分不清他们是哪个民族的。只有在婚礼和重大庆典活动或特别的节日,瑶胞才会穿上自己的民族服饰。
“我们瑶族同胞很容易接受外来事物和新潮的事物。”冯昱说,不管服饰怎么变迁,瑶族同胞穿衣打扮都保留一个特点:参加婚礼和过年过节要买新衣服,一般不会穿旧衣服去参加活动。
记者拍照结束后,李小莲换上一身汉族服装。她说,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也开始接受新事物。就拿瑶绣来说,变化最大的就是制作方式,部分瑶绣开始使用机器,主要原因与近几年来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大型节庆活动的增加有关。不过,就算有时因为赶工采用了机绣,但不管是机绣还是手工绣,瑶族服饰上的图案是不会变的,而且仍是采用十字绣。
瑶胞做装饰用的“哈袋”,如今不但变成了手机袋,还装上了拉链,成了一个结合汉瑶特色的旅游产品。冯昱说,这个新产品也是一个新变化。
传承:从生产基地走进校园
李小莲的丈夫刘德敢,是壮族人,也是贺州市黄石瑶家服饰文化设计部负责人。自从入赘到李小莲家之后,刘德敢就通过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与岳母一家人一起让瑶族服饰走向了市场化。
由于瑶族传统服饰光是刺绣就要花三四年的时间,制作一套完整的瑶族服饰,时间就更长。在海外的一些瑶胞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自己刺绣和制作本民族的服饰,就把目光投回了中国内地。这个充满商机的机遇,让刘德敢抓住了。
小编总结:
上述正是关于“瑶族服饰的传承之道”的相关资料,各位如果要了解的更多关于瑶族的相关信息,不妨查阅星座360网。
- 上一篇: 揭秘什么是瑶族服饰崇拜?
- 下一篇: 瑶族服饰简介:什么是瑶族服饰
热门标签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