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藏族音乐,藏族音乐资料介绍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5日 16:42:52 作者:网络
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藏族音乐在中国民族音乐中占有很大比重,藏族音乐大多以旋律优美辽阔、婉转动听著称,听起来就有高原蓝天辽阔的气象。现在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藏族音乐吧。
简介
藏族主要居住在中国青藏高原上的西藏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人口为3870068人(1982年统计)。信奉喇嘛教(属大乘佛教)。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有卫藏、康巴、安多3个方言区。卫藏方言区包括西藏全境(除昌都地区外);康巴方言区包括四川甘孜州,西藏昌都地区,云南迪庆州,青海玉树州;安多方言区包括青海海南、黄南、海西、海北、果洛等州,四川阿坝州,甘肃甘南州。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萨迦班达智·贡格坚赞
的《论西藏音乐》等。寺庙中至今保存并使用藏族的古老图形乐谱──央移谱。藏族传统音乐特色鲜明,品种多样,包括民间音乐、古典音乐、宗教音乐3大类。民间音乐可分为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等5类。卫藏、康巴、安多3大方言区的民间音乐在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别,乐种亦不尽相同。宗教音乐包括诵经音乐、宗教仪式乐舞羌姆、寺院器乐;古典音乐嘎尔只传于拉萨布达拉宫及日喀则扎什仑布寺。民间音乐在传统音乐中居主要地位。央移谱民歌包括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颂经调等。
舞歌
简介
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歌舞曲的唱词内容广泛,如歌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赞美妇女的容貌服饰,思念亲人,祝福相会,祝颂吉祥如意以及宗教信仰等内容。从50年代起,群众又编唱了许多反映新生活的歌词。
果谐
一种古老的歌舞形式,意为圆圈歌舞,流传广泛,萨迦地区称“索”,工布地区称“波”或“波强”,藏北牧区、康地区、安多地区称“卓”或“果卓”(俗称锅庄)。果谐多在节日喜庆、劳动之余和宗教仪式上演唱,参加者相互拉手扶肩,边唱边舞,不用乐器伴奏。西藏地区果谐的音乐朴素、热情,结构简练,一般由慢歌段和快板段两部分组成,后者是前者旋律的简化和紧缩,以脚顿地为节,作为乐曲的前奏、间奏及结尾。以拍为主,但在前奏、间奏、结尾中常出现变化节拍。多数乐曲以五声调式为基础,个别乐曲为六声、七声音阶;常用宫、羽、徵调式。康地区流传的卓,有的在慢歌段前加散板领唱,扩大成三部结构;慢歌段中多运用三连音、五连音、切分音、附点音及装饰音,音乐浑厚深沉,快歌段旋律简练,节奏鲜明,音乐矫健而富于动力。四川的嘉戎藏族地区流行的锅庄,分大锅庄、小锅庄两种,常用七声羽、角调式。除自然音外,旋律中常出现变奏或清羽音,音乐风格独特。
堆谐
为西藏西部地方的歌舞。堆是高地的意思,指雅鲁藏布江流域由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堆谐在拉萨地区极为盛行,最初只用札木聂伴奏,后发展为小型乐队伴奏。堆谐的结构由前奏、慢歌段、间奏、快歌段、结尾组成,慢歌段音乐优美开朗,快歌段采用紧拉慢唱的手法,使音乐欢快紧凑。堆谐的前奏、间奏与结尾的曲调基本固定,但慢、快歌段的旋律各不相同。多用宫调式,亦有羽、商调式,曲中常出现宫、羽调式交替,结尾处由主调向下属调转调成为堆谐特有的终止式。
下例是堆谐曲调的片断:弦子藏语称“页”、“伊”或“康谐”,流行于康、卫藏地区。由于歌舞时男子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队前领舞伴奏,故称弦子。弦子发源于四川巴塘,巴塘弦子以曲调优美,曲目丰富,舞姿舒展而着称。弦子的音乐极富歌唱性,结构简练,多为羽调式,徵、商调式次之,乐曲中常出现调式交替。歌曲以6个音节为一句,以4句为一首;多数曲调可自由填唱新词。
囊玛
主要流行在拉萨地区。囊玛的音乐基本上由中速的引子、慢板的歌曲及快板的舞曲3部分组成。歌曲部分的音乐典雅优美,演唱时伴以简单舞蹈动作;舞曲部分热情活泼,舞蹈轻快舒展,表演者只舞不唱。引子的曲调基本固定;舞蹈部分各曲大同小异,多数为商调式,个别乐曲结束于羽、宫调式;歌曲部分的曲调各不相同,有些歌曲中有近关系转调;伴奏形式与堆谐相同。
谐钦
流传于西藏拉萨、山南、日喀则、阿里等地区的古老仪式歌舞形式,多在隆重节日或仪式时演唱。谐钦一般由带有标题的歌舞曲多首组成,首尾乐曲分别称为“谐果”(引子)及“扎西”(吉祥),每首歌舞曲由慢板及快板,或由慢板、中板、快板组成,音乐古朴热情。歌词内容有人类起源、历史传说、赞颂祝福等。
热巴谐
流行于康巴地区的流浪艺人表演的歌舞。包括鼓铃舞、杂耍、歌舞剧、木棒舞、鹿舞、刀舞、热巴弦子等多种表演形式。热巴弦子音乐与民间流行的弦子相同,鼓铃舞音乐包括散板的男声领唱及慢板齐唱,音乐热情优美,富于魅力。此外,还有流行于西藏地区的卓谐(鼓舞),流行于云南中甸地区的雄冲、卓见,流行于甘南地区的多底舞、嘎巴舞等。
说唱
仲谐
意为讲故事的歌,有说有唱,流传甚广,内容多为长篇民间故事或叙事诗,如《格萨尔王传》、《藏岭·尼麦贡觉》等。唱腔数量甚多,大多具有朗诵性特点,结构多为上下句组成的乐段及其变化重复。
折嘎
是贫苦流浪艺人乞讨时,或游方僧人化缘时表演的一种说唱音乐。多用牛角胡琴伴奏,自拉自唱。有的艺人只用木棒做道具,一面说唱,一面表演动作。唱词有的讲述故事,有的即兴编词,多为颂赞主人的吉利话。音乐简单朴素,具说唱特点。
嘛玛尼
是一种古老的说唱形式。演唱者多为尼姑或民间艺人,他们张挂起描绘佛经故事的轴画,向群众说唱画中故事。
山歌
综述
卫藏地区称“拉噜”、康地区称“噜”、安多地区称“勒”,是在山野间自由演唱的歌曲。山歌音域宽广,节拍、节奏自由,旋律起伏较大,悠长高亢,极富高原特色。安多地区的山歌当地亦称为酒曲。牧歌流行于牧区,与山歌音乐特点相近。山歌、牧歌有多种曲调,结构多为上下句体,常用羽、徵、商、宫五声(或六声)调式。甘孜山歌《阿中》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种类
劳动之歌
藏语称“勒谐”,种类甚多,几乎在各种劳动中都有特定的歌曲。有的节奏鲜明,与劳动动作紧密配合,如打青稞、挖土、打墙等;有的节奏较为自由,如放牧、犁地、挤奶等。劳动歌有独唱、齐唱及一领众和等形式。
爱情之歌
包括情歌情茶歌等情歌安多地区称“拉伊”,卫藏地区称“嘎噜”。情歌音乐有的较深情,有的较开阔自由,接近山歌风格。情茶歌藏语称“克加”,流传于云南中甸等地,是在青年男女们聚会、饮茶以表达爱情时唱的歌,包括招呼歌、进门歌、对歌、感谢歌、告别歌等。
风俗之歌
包括酒歌、猜情对歌、婚礼歌、箭歌、告别歌等。
酒歌。藏语称“羌谐”,流传于藏区各地,在节庆聚会敬酒时唱。安多地区的“则柔”,甘南地区的“格儿”,都属酒歌一类。各地酒歌的演唱形式不同,有的边舞边唱,有的只唱不舞。音乐开朗热情,多为宫调式。如下例:
猜情对歌。卫藏地区称“次加”、康地区称“叶莫”或“戈莫”,安多地区称“谐莫”等,是藏族青年相聚娱乐或作占卦游戏时所唱的歌,流传广泛。四川藏族区青年游戏时常以戒指作为卜卦的信物,因此亦称“箍箍卦”。猜情对歌的音乐轻松活泼,常用五拍子与四拍子的混合拍,以宫、羽、徵调式为常见。
婚礼歌。各地的婚礼歌及演唱形式不同,大致包括接亲歌、离家歌、途中歌、迎亲歌等。其中有的旋律悠长,有的欢快带有舞曲性质。
箭歌。藏语称“达谐”,主要流行于西藏林芝地区,亦称“工布箭歌”,春夏之际,在林卡耍坝子时演唱,是射手们夸耀弓箭及射箭技术所唱的歌。唱时伴以舞蹈动作。音乐中常用附点音、三连音和切分音,清新明快。
告别歌。流行于四川丹巴等地,在送别贵客、亲友时由中、老年妇女演唱。歌曲诚挚动人,多用包含变宫音与清羽音的七声羽调式。颂经调亦称六字真言歌。藏语称“玛乃”,是信佛群众在寺院朝拜神佛时唱的,各地有不同曲调。此外,儿歌的旋律简洁明快,节奏跳跃活泼。苦歌,藏语称“觉噜”,音乐速度徐缓,旋律哀伤凄婉。札木聂(六弦琴)弹唱,主要流行于西藏日喀则、林芝,以及甘肃甘南等地。音乐较清新活泼,略带舞曲特色,多用羽调式。其他还有催眠歌、问答歌、诙谐歌等。
- 上一篇: 藏族民歌的特点,藏族民歌的资料
- 下一篇: 有关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资料
热门标签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