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姓氏的来源,阿史那的历史名人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12日 15:23:00    作者:网络

  在百家姓中有一个姓氏叫阿史,它那是突厥可汗的一个姓氏,据传说说:阿史那族是受狼神的保护,因为受的指引,才赢得战争的胜利。是不是对这个受保护的民族感到好奇?现在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阿史那的由来以及在历史上的名人吧。


  简介
  阿史那(Ashinas)是突厥可汗的姓氏,意思就是苍色的狼眼,阿史那氏具有阔面碧眼的人种特征,中亚东部,蒙古高原西部以及阿尔泰山的游牧民,阿史那氏第一任可汗伊利可汗率领突厥部众灭柔然,建立了继匈奴之后的第二个北方游牧汗国。由于权力体系不完善,突厥分裂,阿史那氏的达头可汗和沙钵略可汗分别建立了西突厥和东突厥,此后阿史那一族逐渐衰落。阿史那出自“平凉杂胡”,匈奴之别种,具有塞种和匈奴血统,是五世纪初被北魏逐出河西走廊的“沮渠氏”,以及它发迹于“高昌西北”之山间牧场,则是可取的史料。

  传说
  《周书·卷五十·列传第四十二·突厥》云:“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姓阿史那氏,别为部落。后为邻国所破,尽灭其族。有一儿,年且十岁,兵人见其小,不忍杀之,乃刖其足,弃草泽中。有牝狼以肉饲之。
  及长,与狼合,遂有孕焉。彼王闻此儿尚在,重遣杀之。使者见狼在侧,并欲杀狼。狼遂逃于高昌国之西北山。山有洞穴,穴内有平壤茂草,周回数百里,四面俱山。狼匿其中,遂生十男。十男长大,外托妻孕,其后各有一姓,阿史那即一也。子孙蕃育,渐至数百家。经数世,相与出穴,臣于茹茹。居金山之阳,为茹茹铁工。金山形似兜鍪,其俗谓兜鍪为”突厥“,遂因以为号焉。或云突厥之先出于索国,在匈奴之北。其部落大人曰阿谤步,兄弟十七人。其一曰伊质泥师都,狼所生也。”也就是说,突厥阿史那部被别国灭族,只有一个十岁的小儿幸存下来。一只母狼收留了他,将他哺育长大,并将他与狼相配。敌国得知,重新又派人将他杀害,并打算把与他相配的母披一并杀害,身怀有孕的母狼于是逃件高昌国之北山,生下十男,子孙繁育,逐渐兴盛。正是由于这样的缘由,突厥族对狼顶礼膜拜。在突厥民族英雄乌可斯町汗的传说中,引导他们,狼进兵进、狼停兵驻,最终取得胜利。《通典》卷一九七《突厥上》曰:“侍卫之士,谓之附离(bori),夏言亦狼也。”《隋书》与《北史》记阿史那氏为君长,皆有“牙门建狼头纛,示不忘其本”之言。狼无疑是突厥族神圣的图腾物,因而突厥诸部落中,对狼至为崇拜,每于旗纛上图以金狼头。突厥可汗亦每以狼头纛赐其臣。

  起源人种
  突厥的源流并未有定论,大致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应该带有塞种及匈奴的血统。大部分突厥形成了今天的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等中亚突厥语民族。认为自己是突厥的直系后裔,他们认为突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元48年立国的北匈奴。西元6世纪突厥部落游牧于金山(今阿尔泰山),初归附于柔然。西魏时首领土门击败铁勒,破柔然,建立政权,东至大兴安岭,西抵西海(咸海),北越贝加尔湖,南接阿姆河南,建立了官制,有立法,有文字。隋初分裂为东西两部,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攻灭东突厥,唐高宗显庆四年(658年)唐又灭西突厥,余部西迁中亚。但是在武后(武则天)时期,再度建立后东突厥帝国。约在7世纪末8世纪初,最后亡于回纥。根据“木杆可汗……状貌奇异,面广尺余,其色赤甚,眼若琉璃”,因此阿史那氏是典型的黄白混血的南西伯利亚人种,通过阿尔泰其他民族混有高加索人的成分。波斯地理学着作Hudud Ul Alam记载哈扎尔汗国的汗族为Asna一系,读音上非常近似突厥汗国的阿史那氏,那么阿史那部族王族的Y染色体或许有Q1b。[3]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唐代有突厥族阿史那氏,改姓史。

  历史名人
  都蓝可汗
  阿史那雍虞闾
  588年-599年

  启民可汗
  阿史那染干
  599年-609年

  始毕可汗
  阿史那咄吉世
  609年-619年

  处罗可汗
  阿史那俟利弗设
  619年-620年

  颉利可汗
  阿史那莫贺咄设
  620年-630年

展开阅读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