茬姓的起源和历史名人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2日 14:01:01    作者:网络

  茬姓是我国百家姓中的一个汉字姓氏,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茬邑,是以名称为姓氏的。茬姓是一个非常罕见的姓氏,目前在大陆排名未能排进前1000名,在台湾地区也只有8个族人。大家是不是对这个只有8个族人的姓氏很好奇,现在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茬姓概述:姓氏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茬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茬邑,春秋时期鲁国地名,据史籍《前汉·地理志》记载:“东郡茬平”,即今山东省鲁西北地区的聊城市茬平县。

  姓氏渊源
  单一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茬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茬邑,西周时期为曹国地名,时称重丘。其地在史籍《前汉书·地理志》中有记载:“东郡茬平”,即今山东省聊城市茬平县。鲁国是周礼之邦,居泗上十二诸侯国之首,历来是魏、齐、楚争夺的主要目标之一。战国后期,魏国势渐衰后,齐、楚两国对泗上霸权,特别是对鲁国的争夺更加激烈。齐威王田因齐(公元前356~前320年在位)执政时期,齐国一直控制着泗上各诸侯国。到公元前284年,齐国被燕、秦诸国击败后,国力大损,已无力维持泗上的霸权地位,这就为楚国北上提供了有利条件。

  公元前262年,楚考烈王熊完立启用黄歇为令尹,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黄歇的封地与鲁国边境接壤。当年,秦国进攻楚国,黄歇不顾楚国腹地受害,割州陵以亲秦,但秦国仍然继续东进,并派大将白起等领军进攻赵国,揭开了长达三年的长平之战。公元前261年,黄歇乘秦、赵两国对峙、齐国无力干预之际,发兵攻打鲁国,占领了徐州(今山东微山)。长平之战结束后的楚考烈王四年(公元前259年),秦国又攻赵国,并包围了邯郸。赵国在魏、楚两国的救援下,虽解了邯郸之围,但秦国紧接着又攻韩国,夺取了韩国的阳城(今河南登封)、负黍(今河南登封),斩首四万;继而又强攻赵国,连取二十余县,诸侯大震。为此,东周郝王姬延与各国合纵对秦国进行反击,结果彻底失败。在这关系到楚国与诸国存亡的重要时刻,黄歇却极端狭隘地于楚考烈王八年(公元前255年)再次发兵攻打鲁国,攻破鲁都曲阜后迁封鲁顷公姬仇(姬雠)于莒邑(今山东莒县),占领了鲁国全境。

  楚考烈王十二年(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嬴则(嬴稷)逝世,韩桓惠王韩虮虱及各国将相纷纷入秦国吊祭,楚国也不例外,楚考烈王“使春申君吊祠于秦”,表现了楚国对秦国的尊重和亲秦路线的毫不动摇。楚国以为秦、楚关系稳定,因此过了两年即楚考烈王十四年(公元前249年),正式灭了鲁国,在鲁国之境设鲁县。表面上看来,在各诸侯国皆衰落之际,楚国竟能一举灭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鲁国,将楚国疆上开拓至于泗上,表现出了历代史家所称的“楚复强”。然而黄歇一味打击鲁国的政策,已极大地激怒了齐国,使得齐、楚两国关系急剧紧张。此际,秦国又灭了东周王朝,设置三川郡(今河南洛阳),楚国北部边境明显吃紧,黄歇不得不将楚国的军政重心转往东南吴地。因此,面对已经已经明显采取各个击破策略的强大秦国,黄歇的攻鲁灭鲁举措实际上是楚国在战略上的绝大失算,不但未给楚国带来任何实际好处,反而与当时依然能与秦国抗衡的齐国结了深怨,使得楚国在诸国中陷于完全孤立和被动的局面,为以后秦国攻灭楚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在茬邑数次易国之时,均有茬邑住民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茬山氏、茬平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茬氏、山氏、平氏,后茬氏族人中又有改以谐音字“迟”、“池”为姓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茬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五百位,在台湾省目前仅有8人,多以东郡、重丘为郡望。

展开阅读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