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节做什么,有哪些风俗习惯?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02日 16:41:31 作者:网络
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号是很多人并不怎么熟悉的一个古老的传统的节日,下元节。关于下元节要做什么,有哪些风俗习惯你都知道吗?这个节日是怎么由来的呢?带着这些疑问,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下元节的由来
“下元节”也叫“下元诞”、“完冬节”、“下元水官节”。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我们常听说的天官赐福的三官(天官、地官、水官)之中的水官也就是大禹,在下元节这天就是水官解厄之辰,水官会为人解厄。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在十月十五,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中华风俗志》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
下元节风俗
下元日也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道教认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灾、拔苦、谢罪、求仙、延寿、亡人等等,皆要修斋。随着日月的流逝,下元节在民间逐步演化为多备丰盛菜肴,享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祯祥的传统祭祀节日。信仰祖先、祭祀祖先,向祖先的灵魂表示虔敬和思念,祈求祖先庇佑于后代。以前道教徒在这一日还在家门外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旗上写着“天地水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消灾降福”等字样。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这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下元这一天,村民们在家中做糍粑并赠送亲友,蒸麻腐包子等,也是以前农村孩子最高兴的日子,可以吃到很多果品食品。
下元节各地习俗
湖南省宁远县民间,在下元节前后,还要普遍进行迎神赛会。莆仙民间许多人家会在房前空地上排案供食品,烧香贡银,并让小孩子用烧着的香枝均匀地插成一片小方块,叫“布田”。这种习俗据说是祭“亡灵”,俗称“普孤”,就是普渡孤魂。北京过下元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红小豆做的“豆沙馅儿”。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 福建省莆田一带,下元这天傍晚,各家各户都要在田头祭水神,祈求在干燥的冬季庄稼地滋润,农作物平安过冬。祭祀时,摆上斋品,将香一根根播在田埂上,以示虔诚。武进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又,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
总的说来下元节其实是一个以除困解厄为主题的节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其实下元节发展到今天我们可以运用它这一主题开展慰问困厄者、探问病人的等一些社会性关怀活动。将下元节发展成一个全民祈愿日和纪念祖先贤人的日子。根据它与道教的关系,也可以将这一天作为道教文化感受日。具体如何对待下元节这一古老节日还要看民众和“上面”的决定。下元节的食品糍粑、豆沙包等倒是发展成了饮食文化。
小结:很多人在下元节这一天都是会吃糍粑或者是会是一个比较惬意的一天,但是对于修佛的人来说,这一天是放松心灵的时候。当然在很多的地区也有祭祀祖先的活动,但是这个活动并没有中元节那么的普遍。
- 上一篇: 为什么不过下元节,这个节日是怎么由来的?
- 下一篇: 下元节什么意思,有哪些传统?
热门标签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