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寺庙大全之南普陀寺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03日 16:22:08    作者:网络

  寺庙是佛寺的统称,它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库,更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南普陀是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的五老峰下的一个寺庙,它是闽南佛教圣地之一,也是厦门一个主要的旅游景点。大家是不是对这个寺庙很好奇呢?现在不妨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厦门寺庙大全之南普陀寺吧。


  简介
  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面临碧澄海港,该寺占地面积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70万平方米。始建于唐代,称为泗洲寺,元代时被废寺,于明代重建,改称为普照寺,并迁建于今址。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

  寺内明万历年间血书《妙法莲华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

  南普陀寺为福建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南普陀寺始建于唐代末期,当时称为泗洲寺。北宋时由僧人文翠改建,称为无尽岩。

  治平间(1064—1067)改今名。

  元至元间(1264—1294)被废寺。

  明洪武间(1368—1398),僧觉光复建。

  明末清初,普照寺毁于兵乱。

  光绪二十一年(1895),已建成“三殿七堂”,具备中等禅寺规模,居厦门岛上诸佛寺的首位。

  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战爆发,南普陀寺一度被驻军占住。时战火日迫厦门。闽南佛学院遭日机轰炸,寺中住僧和学院师生纷纷避入内地或出国。

  1958年,厦门市对佛教寺院进行合并,各寺僧众集居南普陀寺。

  1982年,南普陀寺成立管理委员会。

  1988年,妙湛和尚升座,妥善安置十年流散来归的僧众,重整禅林法规,主持翻修扩建寺宇,复办闽南佛学院。

  1993年以来,建造了大禅堂、班首察、慈善大楼等建筑,以白石筑成东西两山门,1000多米石构围墙将全寺环抱,形成气势宏伟、布局严谨的寺院整体。

  1994年12月,成立南普陀寺慈善基金会,是为中国大陆佛教寺院创办的慈善机构之首。

  1998年5月27日至6月4日,南普陀寺启建50年来规模最大的水陆大法会。

  2005年,南普陀寺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福建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格局
  南普院寺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而建,规模宏大,气势庄严,中轴线主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乐途殿、大悲殿、藏经阁;其中,天王殿位于寺院中轴线的最前端前殿正中供奉笑容可掬的弥勒佛,两侧立有怒目环视的四大天王,殿后有韦陀菩萨覆掌按杵而立,威武异常。殿阁依山层层升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东西两侧依次升高的回廊,回护三殿两侧,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大雄宝殿是整个寺院的中心,具有典型的闽南佛殿的特点,大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高大的塑像,殿后供奉西方三圣。大悲殿呈八角形三重飞檐,中间藻井由斗拱层层迭架而成,无一根铁钉,构造极其精巧;殿内正中观音菩萨,其余各面为48臂观音,造型优美、姿态多样;又因闽南信众均崇奉观音菩萨,所以此殿香火异常鼎盛。

  天王殿前有广场,广场前为长宽均约30米的正方形放生池,和约百米长七八十米宽的莲花池。莲花池外围盖有琉璃瓦顶的矮墙,东西设对称重檐牌坊式山门,题额为“鹭岛名山”,系原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所题。

  寺内所有建筑,一律采用古代宫殿式的重檐飞脊大屋盖,饰以杏黄琉瓦,使之统一协调。再以石构围墙将全寺建筑群环抱起来,如散珠承盘,形成一个整体。藏经阁是中轴线上的最高层建筑,为歇山重檐式双层楼阁,一层为法堂,是僧人讲经说法的地方,二层为玉佛殿,内供28尊缅甸玉佛,并藏有数万卷古今中外的佛典经书及一些珍贵的文物。

展开阅读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