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诞辰纪念日:9月28日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2日 15:39:17    作者:网络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之一。那么,这么一个文化伟人的生辰是什么时候呢?不妨随小编去节日大全中去看看孔子诞辰纪念日是什么时候。


  一、孔子诞辰纪念日简介
  孔子诞辰日指纪念孔子诞辰的节日,为夏历八月廿七或阳历9月28日。全称孔子诞辰纪念日。孔子是春秋时期的着名教育家,被尊为“至圣先师”,诞生于公元前551年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

  孔子的诞辰日期一直存在争议,至今没有明确。民国期间,是以民间接受程度较高的,《谷梁传》所记载的孔子诞辰日期为标准,即“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由于当时推行西学,并且,也为方便后人纪念,便将其推算为西历,但西方主要历法有两部,即“孺略历”和“格里历”,分别推算为“孺略历西元前551年10月4日”和“格里历西元前551年9月28日”,最终,民国政府选择了主流的“格里历”,于是将当时的“教师节”定为9月28日。

  孔子诞辰日指纪念孔子诞辰的节日,阳历10月9日。全称孔子诞辰纪念日。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着名教育家,被尊为“至圣先师”。孔子被成为圣人,所以孔子诞辰日又被称为“中国的圣诞节”。

  在孔子诞辰日,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韩国、日本等地都有纪念活动。在文庙举行“祭孔典礼”是常见的正式纪念活动。

  圣诞节,但并没有被法定化。在中国目前尚未被官方确立为法定节日(1985年开始将9月10日订为教师节)。目前,台湾、香港等地多延续以往对孔子诞辰日的认知,将孔子诞辰日错认为阳历9月28日,并设为法定教师节。在香港,孔子诞辰日不是法定假日或公众假期,只有部份学校会放假,但于2006年10月,香港孔教学院表示与香港的一些宗教团体就孔子诞辰日的夏历日子成为公众假期达成共识。

  二、孔子的简介
  孔丘(公元前552年10月9日),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着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孔圣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同时精通易经《十翼》所作者,孔子是中国古代突破对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第一人,我爱大自然更爱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灾难、地震、龙卷风、恐龙的灭绝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风水,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着名美学命题。

  三、农历来源
  晋明帝太宁三年诏四时祀孔子。据说以后历代加增,每年的祭孔活动大小有50多次。但以春秋两次大祭为主,尤以秋祭为重。将每年的大祭定在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日,据说是出自出自孔氏家谱,国民政府曾据此定夏历八月二十七日作为教师节,后来又邀请历法及考据专家把它换算为公历9月28日,值得注意的换算成是9月28日采用的是格里历。

  分析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是如何得来的及其可靠性:
  如梁玉绳所述那样,把《史记》的“鲁襄公二十二年”和《谷梁传》的“十月庚子日”拉到一起,就是“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庚子日”。再根据“三正说”把周正“十月”改为夏正“八月”,把日干“庚子”换算成数字纪日“二十七”,“鲁襄公二十二年夏正八月二十七”就出来了。

  但是,《史记》仅记载“鲁襄公二十二年”,无孔子生日的干支,而《谷梁传》的“十月庚子日”是“鲁襄公二十一年”,这样把两者给合起来,显然不合理的。

  从历法发展来看,战国以前是干支纪日,“二十七日”这种数字纪日不大可能是西汉前期的记载。

  殷墟甲骨刻辞采用干支纪日。
  徐锡台先生说:“周原甲骨文中出‘既吉’,‘既魄’,‘既死’,说明在周文王时就已用月相补充殷的干支纪日方法”。而《尚书》及出土铜器铭文中大量使用既生霸、既望、既死霸来描述月相辅助纪日。夏商周工程阶段性成果倾向于“月相四分”,并归纳出西周时期置闰规律:
  1、西周历法采用“朔”或“朏”为月首。认识朔以前,当以“朏”为月首。

  2、西周历法的建正多为建子、建丑。

  3、西周历法一般采用年终置闰。这说明当时的历法水平还没达到“四分历”的程度。

  《后汉书·律历志》贾逵论历曰:“以《太初历》考汉元尽太初元年日食二十三事,其十七得朔,四得晦,二得二日。新历七得朔,十四得晦,二得二日。以《太初历》考太初元年尽更始二年二十四事,十得晦。以新历十六得朔,七得二日,一得晦。以《太初历》考建武元年尽永元元年二十三事,五得朔,十八得晦。以新历十七得朔,三得晦,三得二日。”《汉书·五行志》:“凡汉着纪十二世,二百一十二年,日食五十三,朔十四,晦三十六,先晦一日三。”《后汉书·律历志》:“自太初元年始用《三统历》,施行百有余年,历稍后天,朔先于历,朔或在晦,月或朔见。”

  从西周和两汉历法水平来看,春秋时期当不能准确预推朔日,但春秋所记载的“日有食之”均在朔日,春秋中的朔日能与日食相吻合的原因何在?我们推测,春秋时期只能大体按一个月29天有余,30天不足定出朔日来进行“告朔”,并随时根据发生的日食来调整朔日,如《说文》所云“日蚀则朔,月蚀则望”。《春秋》中与日食相关的“朔日”,并不是事前推算出来的,而是发生日食之后,把“日食”记载于日
之“干支”之后,并书上“朔”,所以才有那么准确,也算是“事以系日”的内容之一吧。

  朔日不定,也就无法用数字纪日。数字纪日当在《历术甲子篇》所记载的“四分历”历法出现之后。利用四分历的“月朔旦甲子日法”才能比较准确地定出朔日及月的大小,此后数字纪日才流行开来。从存世文献看,我国以数字纪日大概当从西汉后期才开始,至魏晋才日见通行起来。楚简中尚是干支纪日,疏勒河汉简中已有数字纪日,其年代一般认为是东汉,也有人认为“疏勒纪年简上下时限为公元前98年至公元137年”,但也不会早于《谷梁》、《公羊》二传。孔氏家谱的“八月二十七”不大可能是于西汉前期的记载,当是后人的追记。

展开阅读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