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重阳节其实也就是爱的节日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09日 15:08:35 作者:网络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自李唐起,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沿袭至今。亦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有人说,重阳佳节,其实就是一个“爱的节日”,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欲知详情,且看下文。
解惑:
无须父母迎候,做子女的这一天提一盒重阳花糕主动上门,让爱成为一个连在一起的圆,彼此循环,其乐融融。在重阳这一天长辈和晚辈团聚,真的是日月并阳,好事成双。那么,重阳节,其实也就是爱的节日。
九九重阳节是一个很老的节日,和我们今天一样,古人也是数字崇拜,以九为阳,两九合在一起,谓之日月并阳,重阳节就是这样得来的。如今,将重阳节赋予了敬老的含义,是很吉利得体的,对老人美好祝福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
重阳节,老北京人以前讲究要登高的,城北要登天宁寺,城南要登法藏寺,登高的同时,还讲究要喝菊花酒、插茱萸、吃花糕。这样的传统,一直延续到民国期间。单说这花糕,已经很有些年头未见了。去年重阳节前,到稻香村买点心,忽然看见了重阳花糕,颇有点儿意外,甚至惊奇,跟阔别重逢一般。上下两层,里面夹着枣泥、山楂、核桃仁和果脯,上印“重阳花糕”方章,红红的,很喜庆。买回家一尝,味道很地道,让人能够回味当年。
重阳花糕,自明代开始就有,来自皇宫,传至民间。过去的竹枝词里说“中秋才过近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对应的是老百姓心底里“层层登高,步步高升”的吉祥愿景,既是对老人,也是对所有人的一种祝愿。我们民族饮食的博大精深,讲究把万般不同的心愿,和时序拧结一起的悠久民俗传统,随季节变化而花样翻新,不像西方一年四季点心都是一样的蛋糕和面包。
在老北京,重阳花糕有两种,一种是如今稻香村里卖的那种,只不过,除了双层,还有三层或更多层的。按《京都风俗志》里说,糕上面还应该印有双羊图案,是“重阳”的一种谐音化的印记,而不仅仅是扣上一枚“重阳花糕”的方章。另一种,则是用黄米和江米蒸成上下两层,中间裹以枣栗等果仁,叫做上金下银,图个金银满堂的吉利。
当然,前者价钱贵,后者便宜。有人说重阳花糕和北京杂拌一样,也分糙细两种。后者在登高的寺庙前和山道两侧热卖,摊子旁要插着各色旗子,让人一目了然,知道是卖花糕的,人称“花糕旗”。登高的人们奔着“花糕旗”去买花糕,就像过去春节逛厂甸必买一串大长葫芦回家一样,或者如现在情人节里必买一枝玫瑰捧在手里一样,成为重阳节热闹而醒目的一景。清竹枝词里说:“今日登高遇佳节,去寻市上卖糕人”,说的就是这一景。
今日,我们强调重阳节是敬老节,特别讲究的是晚辈对长辈的孝敬。在老北京,这一天,特别彰显的是长辈对下一代尤其是女儿的关爱。明《帝京景物略》一书就记载着重阳节也是“女儿节”的来历。这一天,父母必定要在家里迎接出阁的女儿回家,回家后有一个必不可少的节目,就是吃花糕。如果这一天没有迎来出阁的女儿回家吃这一口花糕,“母则垢,女则怨诧,小妹则泣望其姊姨。”民俗的传统,有时候就是这样的有意思,表面看起来是饮食男女、儿女情长,积淀下来的却是民族文化流淌的血脉。
如今,“女儿节”的传统,早就没有了。但是,吃花糕的传统,毕竟又续上了香火。其实,父母和子女围坐一起吃点儿花糕,重阳节便既是“敬老节”,也是“女儿节”。无须父母迎候,做子女的这一天提一盒重阳花糕主动上门,让爱成为一个连在一起的圆,彼此循环,其乐融融。在重阳这一天长辈和晚辈团聚,真的是日月并阳,好事成双。那么,重阳节,其实也就是爱的节日。
如果有聪明的店家,在重阳花糕上做点儿文章,进一步开掘传统,把如今的双层再“层层登高,步步高升”,将以前曾经有过的三层乃至更多层的花糕推出,中间夹着的枣栗果仁再丰富多彩一些,如寿桃一样,中间做一个多层大的花糕,四周围一圈小花糕,让孩子买回家孝敬老人,一定会大受欢迎。那大花糕就是老人,而一圈小花糕就是他们的孩子们呀。
- 上一篇: 重阳节农历几月几日?
- 下一篇: 重阳节吃什么糕,重阳节传统食品盘点
热门标签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