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手抄报资料,重阳节的资料大全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15日 10:14:05 作者:网络
本期重阳节栏目,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是重阳节手抄报资料。重阳节,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化遗产。朋友们,你们对重阳节手抄报的资料有多少的了解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有关重阳节的手抄报资料,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起来看看。
【重阳节习俗】
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节诗词名句】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曹雪芹《螃蟹咏》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赋》
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一年最好,偏是重阳。——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九日登高》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小编小评:以上就是重阳节手抄报资料,想要了解更多有关重阳节的资料,不妨关注星座360网站吧。
- 上一篇: 2016年商场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下一篇: 重阳节习俗头上戴菊花是什么意思?
热门标签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