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1日 11:39:25 作者:网络
有人说英语很难学,这是一个错误的思想,因为更难学的是中文,它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内容比较多,信息量也比较大。在中国先秦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情况,那是文化鼎盛时期,是文明史的重要一笔,儒家思想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现。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一起看看吧。
问: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答:天人合一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
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建议: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是说人的道德如果能达到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百姓一直在努力追求。中庸不是不能实现,而是很难实现。为什么?因为中庸没有量化的标准,只能靠我们自己来感悟。如果将中庸进行量化处理,那中庸就容易实现了。
谈中庸,必须要谈道,道离不开目标,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失去了意义。中国圣人的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谈中庸要谈到让大家可以实践为好,也就是现代的接地气。
再就是,庸的基本词义是需求,是追求目标过程中的需求,是人和人(或物)之间互动过程中所获得的量与所付出的量。比如吃饭要七成饱,就是人和食物之间的互动的量。比如要宽容,就是人与人互动中情绪的表现量在中度。没有情绪是不可能的,但将情绪控制在一个度里还是可以练习的。
总结:看完小编整理的文章,大家对中庸之道有更多的了解吧。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就有了解过它,学校毕业后就忘记的差不多了。
- 上一篇: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是什么?
- 下一篇: 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热门标签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