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二生肖的成语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23:32:50    作者:admin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浩如烟海的成语词典中,有许多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典故,其中十二生肖又最为引人注目,它已成为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化内涵,其背景则是我们讲述了数千年的数不清、道不完的"生肖故事"。为了便于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丰富的语言知识,特将有关生肖的成语分门别类展示一番。



  众所周知,老鼠的生物习性不被子人们接受的,创造汉字、汉词的祖先们对这种头小尾长,贼眼溜溜的小动物也没有什么好感,给予它们的大量的贬义词:
   鼠子:骂人的话,犹如"小人"。
   鼠技:比喻薄有技能,无大本领。
   鼠思:即忧思。鼠性多疑,恐惧随时会有灭顶之灾,所以常为生担忧。
   鼠辈:骂人的话,意思是象小人一样。 鼠璞:又作鼠朴,比喻有名无实,名不副实的人或物。
   鼠壤:鼠穴之土,即老鼠打洞庭湖挖出的土,形容地方不大。
   老鼠肚:讥讽多胎的妇人。老鼠能生善养,生殖力强,非一般动物可比。
   鼠变虎:鼠和虎在外貌、性情、习性及给人的印象好坏方面有很大差异,善于算计的老鼠一旦窃踞虎位,就会变行比老虎更凶狠、更可怕,鼠变虎意指小人得志,不可一世。



  与鼠相关的成语,读起来也很能激发人的联想。
   鼠目寸光:形容一人个人目光短浅。
   鼠牙雀角:争讼的代名词,比喻人好争讼,喜打官司。
   鼠肝虫臂:比喻人物微贱不足道。
   孤维腐鼠:比喻无足轻重。
   鼹鼠饮河:意即无关紧要,所求有限。
   首鼠两端;犹豫不决、个人成分进又退,形容一个人遇事模棱两可,见内使舵,不轻易表态。
   抱头鼠窜 抱着头老鼠一样逃窜。形容受到学生打击后仓皇逃命的狼狈相。例:《三国演义》第八十回:“孟获等抱头鼠窜,往本洞而去。”
   胆小如鼠 胆子小得像老鼠一样。形容胆小怕事。例:别看他气壮如牛,其实胆小如鼠。
   猫鼠同眠 猫和老鼠睡在一起。比喻上官糊涂,任凭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互相包庇,一起干坏事。
   鼠目雨光 老鼠的眼光只有一雨远。形容目光短浅。例:《临川梦·隐奸》:“吓得那一班鼠目雨光的时文朋友,拜倒辕门,盲目瞎赞。”
   鼠肚鸡肠 比喻气量窄小。
   鼠窃狗盗 比喻小偷小摸。例:《醒世姻缘》第十九回:“他也不肯做这样鼠窃狗盗的营生。”
   鼠首偾事 鼠首:鼠性多疑,出洞时伸头缩脑,进退不定。比喻没有决断,拿不定主意。
   投鼠忌器 要用东西投掷老鼠,又恐怕砸碎了老鼠旁边的用具。比喻有所顾忌,做事不敢放肆。例:《汉书·贾谊传》:“欲投鼠而忌器。”

  在诸多民间俗语和俏皮话中,鼠也显示出了积极的参予精神: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形容处境艰难。
   老鼠上秤锤--自称自:形容自不量力。
   老鼠窖里倒拔蛇:形容头绪纷繁,难以处理之事。
   鼠狼生耗子--一代不如一代:鼠狼却黄鼠狼,与鼠同类,但身型较大,体毛金黄,外观口碑都比耗子好,它个生下耗子,当然是一种退步。
   骑老鼠耍手艺--木人小马使刀枪:喻气势不够威风。
   狮子捉老鼠--大材小用:形容不被子重用。
   鼠舔猫屁--找死:比喻自讨苦吃。
   猫哭耗子--假慈悲:形容人之假仁假义。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形容害群之马,因个人之弊坏了团体利益。
   是个猫儿能逼鼠,是个男人能作主:形容各尽所能。
   苍蝇找烘缸,老鼠找米仓:形容什么样的人就喜欢处在什么样的环境。
   汤泼老鼠--一个也跑不了。
   鼠摆尾巴--小玩意儿。

   在日积月累的成语中,有许多是关于牛的成语,意昧深长,并多有其教育意义。

归马放牛
   此典出自《尚书·武成》。书中讲,周武王统帅大军消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但是江山虽定,山川大地却满目荒凉,一片萧条,商纣王的残暴荒淫使百姓民不聊生,痛苦不堪。面对这们的局面,周武王心里非常焦急,如何使用权国家重新兴旺,经济发展起来呢?于是他施行仁政,希望百姓能归田务农。于是,周武王削减了军队,提倡文教。
   当时为了作战,征用了许多马和牛,现在战争已结束,应全力发展经济。于是周武王下令把马放回华山的南面,把牛放回桃林的原野,他想以此来告诉百姓战争结束了,战备放松了,不再用兵打仗,希望百姓能全心投入生产。
   百姓看到周武王这样的命令,渐渐安心了,于是周朝很快兴旺发达了起来。后来人们主就用"归马放牛"比喻战争停止,不再用兵。

杀鸡焉用牛刀
   此典出自《论语·阳货》:春秋时代鲁国有一座城市叫武城。孔子的一名学生子游当了武城的长官。他重视礼乐教化,认为这样的治理必定有效,于是他用礼乐老乡化百姓,城里处处可以听到弦乐歌声。有一天,孔子来到了武城,听到城里一片弦乐歌声。他知道这是他的学生子游所为。孔子见到了子游,他便开玩笑地说:"杀鸡哪里要用牛刀呢?"子游正色地回答:"我时常听先生说,'君子学了礼乐就会爱人,小人学会了礼乐就听使唤。'我之所以用礼乐来教化他们,就是让他们能有修养。现在城里的百姓都讲礼让,都能互相谦让,这正是我初时制定政策的目的。"孔子听了非常高兴,说:"说得太好了!"
   在子游的治理下,武城邑一直太平安宁,而且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相安无事。
   后人常用"杀鸡焉用牛刀"表示 不必小题大作。

风马牛不相及
   出自《左传·僖公四年》:春秋时,齐桓公率领诸候的军队侵袭了蔡国,但是他并不甘心,又要攻伐楚国。当时,楚国处在南方,齐国却处在北方,双方相距遥远,众臣都劝齐桓公不要操之过急。齐桓公听不进任何劝谏,执意要攻打楚国。 楚国境内一片惊慌,唯恐什么时候突然遭到齐桓公的袭击。
   楚成王焦虑不堪。国家处在危难之中,得想个法子合民众安心,恢复以往的安宁。这时楚国的一位大臣勇敢地站出来对楚成王说:"大王,臣愿出使齐国。"于是,楚成王便派遣他作为使者到齐国军营里去游说。见了齐桓公,他说:"齐王,你们齐国人居住北方 ,而我们楚国处在南方,相隔数千里,如果你们国家的马牛走失会不会跑到我国境内来呢?""怎么可能?"齐桓公一笑置之,"那么我国本来天下安宁,百姓勤劳,融融乐乐,现在你们的兵马要践踏我们的领土,使百姓终日惶恐不安,朝廷上下也深感不平,难道是楚国招惹了你们吗?如果您们执意不收兵,那么楚国上下会全力以赴,奋起反抗!"使者义正辞严。齐桓公顿时语塞 ,只好收兵。
   后来人们用"风马牛"和"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出自《战国策·韩策一》: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其中秦国势力最大,经常侵略别国。而韩国是个弱小的国家。韩国的国君为了保住自己的国家,准备接受秦国提出的条件,向秦国屈服。就在这时,纵横家苏秦来到了韩国,他听说韩国向秦国投降,心中很焦急,因为韩国国君的这一决定完全与他的六国联合抗秦的主张相反。于是他劝韩王说:"俗话说'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你现在准备和秦国结交,而且还是向他称臣,这和成为牛肛门又有什么不同呢?"韩王软弱胆小,苏秦竭力劝说,最后韩王终于决定要独立自主,摆脱秦国的控制。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意思是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则臭的牛肛门。后来人们常比喻为宁可小范围内作主,而不愿在大范围内听人摆布。

牛衣对泣
   出于《汉书·王章传》:西汉时,有个人叫王章,他是泰山钜平人,出身贫寒,年轻时到京城长安读书,是太学中的一个穷学生。他和妻子住在一所简陋的房子中,家徒四壁,甚至连闲和被褥都没有,生活十分清苦。这年冬天,天气寒冷,王章夫妻只得在地上铺上一层厚厚的草作床,身上盖的是乱麻和草编成的"牛衣"。有一次,王章得了重病,失去了生存的信心,躺在牛衣中哭起来。他一面哭,一面和妻子诀别。他的妻子是个坚强、贤惠的女人,她劝慰丈夫说:"我们虽然很穷,只要你养好身体,发愤读书,目前的困境是可以改变的,为什么要这样绝望呢?"王章听后,很受感动,决心生存下去,在妻子的照顾下,他的身体果然一天天好起来。并且功成名就,汉元帝时官至左曹中郎将,汉成帝时又从司隶校尉选拔为京兆尹。
   后来,"牛衣对泣"这一成语,用来形容生活贫穷和困苦。

九牛一毛
   出自《史记·报任少卿书》:汉朝名将李陵带兵讨伐匈奴,不幸战败投降,汉武帝听到后非常生气,痛骂李陵叛国,不少大臣也随声附和,中人司马迁认为李陵不是真心投降。而是在等待立功赎罪的机会。汉武帝见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十分生气 ,下令把司马迁关入黑牢,处以残酷的腐刑。司马迁本想自杀,了结自己的一生,但他又想,自己只是一个地位低微的人,即使死了,在皇帝和大臣的眼里,只不过像"九牛亡一毛"罢了。于是,他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决定坚强地活下去。就是在这种坚毅精神地支持下,他在狱中含辛茹苦,写成了《史记》这部伟大的巨著,留芳千古。
   后来,人们便把司马迁这句"九牛亡一毛"简化为"九牛一毛"的成语,比喻极为渺小,轻微,一点也无关紧要。

老牛舐犊
   出自《后汉书·杨彪传》: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一主簿,名叫杨修,聪明博学,智慧过人。一次有人给曹操送来了一盒他很喜欢吃的酥点,曹操高兴地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曹操因有事顾不上吃就出去了。杨修马上打开盒子,叫大家将酥点分吃了。曹操查问此事,杨修说:"您在盒上写着'一合酥',这不就是人们一人一口酥吗?我们怎敢违背您的命令,就把它吃了!"曹操虽然很不高兴,但也无话可说。
   又有一次,魏蜀战争中,曹操领兵攻打汉中,驻军于斜谷界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进攻并不有利,退又怕丢面子,心中很不平静,正在这时,厨子给曹操送来鸡汤,汤中有块鸡肋,曹操感慨万分。这时,夏侯淳来请示口令,曹操随口说道"鸡肋!鸡肋!"杨修听到口令之后,马上收拾行装。夏侯淳见了,问他为什么,杨修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宰相把汉中当作鸡肋,就是留在这里没有必要了,要准备回去了。所以我先收拾好行李。"后来,曹操果然下令回师。曹操知道杨修早就猜中他的心意,万分嫉恨,又因杨修是曹的对头袁术的外甥,怕以后会有后患,所以就借口杨修扰乱军心,把杨修杀了。杨修被杀,老父杨彪万分痛惜。一次,曹操问道:"你为什么瘦得这样厉害啊!"杨彪悲伤地说:"我像老牛舐犊一样,爱我的儿子,现在小牛死了。我这老牛怎么能不瘦呢?"曹操听了,默默无语。
   后来,人们以"老牛舐犊"这一成语用来比喻父母疼爱子女的深挚感情。
牛角挂书
   此典比喻勤俭读书,出于《新唐书·李密传》:隋朝有个读书人名叫李密,他原是贵族出身,后来家境破落,少年时曾到宫廷中作侍卫,但因为他喜欢读书,在值班时不专心,被免去了侍卫的职务。李密回家以后,发愤读书,从不浪费能够用来读书的点滴时间,一次,李密骑着牛出外办事,他把一套《汉书》挂在牛角上,从中抽出一本,坐在牛背上一边赶路,一边读书,学习十分专注。当天,正好南到大臣杨素坐车外出,他看到一个少年专心坐在牛背上读书,不由暗暗称厅,他让驾车的人放慢慢车速,慢慢地跟在后面。走了好久,杨素看到李密一本书看完了,准备再换一本看,便上前问道:"你是哪儿的书生?""我叫李密,辽东襄平人。"杨素又问:"你读的是什么书?""我正在读《汉书》中的'项羽本纪'。"杨素很亲切地跟李字密谈了一阵,觉得这个少年不是个等闲之辈,前途无量,鼓励说:"你这们好学,将来一定会有成就的。"杨素回家后,把情况讲给儿子杨玄感听,杨玄感便和李密结交,成了知心朋友。
   公元613年,杨玄看到隋朝大势已去,便乘机起兵反隋 ,并请李密为他出谋划策,但杨玄感没有采纳李密的妙计,以致兵败身亡。后来李密投奔了瓦岗寨的农民起义军,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

吴牛喘月
   此典指疑心而生惧。大意说:江南有一种水牛,江南地区在古代是吴国的所在地,所以水牛又称吴牛。水牛十分怕热,一到夏天,它总喜欢泡在水里,在阴凉的地方歇息。有的水牛一见到天上圆圆的月亮,就以为是正午的太阳,吓得不断地喘气。
   南北朝的刘义庆,曾写过一本有名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西晋晋武帝司马炎手下有一个臣子,名叫满奋,由于他是南方人,所以特别怕冷,到了冬天,更是把西北风看得像猛虎一样。有一天,晋武帝召见他。当时正值冬天,外面西北风呼呼地吹着。满奋来到宫中,宫中朝北的窗子是用琉璃做成的,很结实,足以抵挡寒风,但看起来似乎是透明的,好像西北风会吹进来一样,满奋一看这窗户,不禁打了个寒颤。晋武帝说:"赐坐"一个侍臣把椅子放到此窗下,满奋望着椅子,又望了北窗,感到十分为难,不敢去坐,傻呆呆地站在原地。晋武帝看了他的表情,不禁感到十分好笑。他想起满奋有怕风的毛病,知道他以为北窗上没有挡风的东西,就用后指北窗,笑着说:"窗子是用琉璃做的,不会有风吹进来的。"满奋羞怯地说:"臣是一条河里的水牛,见到月亮就喘起气来了。"
   后来,人们就用"吴牛喘月"这个成语来比喻人遇到事情过分害怕,带有嘲讽的意味。

对牛弹琴
   此典出自《理感论》:古时候,有一个音乐家中公明仪,擅长弹琴。有一天,他看到一头十分健壮的牛在低头吃草,他就在草地上按下琴桌,给牛弹奏了一曲清越抒情的《清角之操》。但是,牛好像没有听到什么似地,还是低着头,一个劲地吃草,不理他。公明仪看到牛毫无反应,不由停了下来。他想,我弹的乐曲如此美妙,为什么它置若罔闻呢?终于,他领悟到了,不是年没有听到琴声,而是这种曲子太高雅,它根本听不进去。
   后来,用"对牛弹琴"比喻对蠢人讲大道理白费口舌,有看不起对方的意思。

  牛不喝水强按头 比喻强迫别人做他不愿做的事。
   牛刀小试 牛刀:宰牛的刀。把宰牛的刀稍微试用一下。比喻有大才干的人在小事情上初试身手。例:明·冯惟敏《双高速新水令·贺凤渚公镇易州》:“当日个小试牛刀,至如今大展龙韬。”
   牛鬼蛇神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比喻各种坏人。
   牛黄狗宝 牛胆囊中的结石和癞狗肚里的凝结物,都可入药。比喻坏人的脏腑。
   牛马不如 形容生活贫困,处境凄惨。
   牛毛细雨 形容极细小的雨。
   牛头马面 传说阎王手下的两个鬼卒。例:《喻世明言》第三十二卷:“阶下侍立百余人,有牛头马面,长喙朱发,狰狞可畏。”
   如牛负重 比喻负担特别重。
   土牛木马 用泥捏的牛,用木制的马。比喻虽有其名而无实用的东西。《关尹子·八筹》:“知物之伪者,不必去物,譬如见土牛木马,虽情存牛马之名,而心忘牛马之实。”

   虎背熊腰 像虎那样宽厚的背,像熊那样粗壮的腰。形容肢体粗大强壮。
   虎踞龙盘 踞:蹲。像虎蹲着,像龙盘曲。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虎口拔牙 在老虎嘴里拔牙。比喻冒着极大的危险除掉有害的人或物。例:马钰《玩丹砂·赠阎先生》:“猛虎口中敲玉齿,骊龙贪下夺神珠。这般手段称吾徒。”
   虎尾春冰 踏着老虎的尾巴走在春季的正在消融的薄冰上。比喻处境极其险恶,心情非常忧惧。
   虎视眈眈 像老虎那样凶狠而贪婪地注视着。
   虎头虎脑 健壮憨厚的样子(多指儿童、小伙子)。
   虎啸风生 形容豪奋起,大展宏图。
   放虎归山 把老虎放回山林,比喻自留祸根。
   狼吞虎咽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如虎添翼 比喻本领很大的人又增加了新的助力,本领更大。也比喻凶恶的人得到援助更加凶恶。
   与虎谋皮 与虎商量,要剥下它皮。比喻与恶人商量,要他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定办不到。
   风虎云龙:比喻明君贤臣相遇而情投意合,相得而益彰。或可作"云龙风虎"
   虎体原斑:意思是说老虎生来就有美丽的斑纹,并以此来比喻出身将相富贵之家。
   虎生文炳:意思是说老虎生来就有鲜艳的彩色斑纹,比喻其本性不变,外表依然。
   虎豹之父:意思是说虎和豹的外表生来就有显著的斑纹,易引起狩猎者的注意和捕获,比喻人的才智流于表面,而常有意外之灾祸。
   龙骧虎步:比喻人在行走时,像龙马一们高昂着头颅,像老虎一样迈着雄健的步伐,形容人威武雄壮的不凡气慨和神态。
   龙骧虎视:比喻人像龙马一样高昂着头颅,像老虎一样注视着猎取的对象,比喻某人雄才大略,或者襟袍不凡,高瞻远瞩的威武英姿。
   龙蟋虎踞:如巨龙一样盘曲,如猛虎一样踞坐,形容地势的险要、雄伟与坚固。
   龙潭虎穴:比喻危险的地方或者说身处险恶之地。
   羊质虎皮:比喻某人虚有其外表,而无实际,忘乎所以,外强中干。
   羊入虎群:比喻身投罗网,身取灭亡,弱者落入强者或者好人陷入坏人的手里或中了圈套,都可以谓之曰"羊入虎群"。
   虎口余生:比喻危险的境地,如身在虎口中,随时有被吃掉的危险或历经大难大劫,得以死里逃生,侥幸地保全了性命。
   虎尾春水:比喻人处境极其危险、凶恶。

   词汇
   兔月:月亮的别名。
   玉兔:传说月宫中的仙兔。亦指月亮,事指美如仙兔者。
   金兔:指银色的月亮。
   兔目:指槐树的新叶。比喻其初生之形。
   兔角:兔不生角,用以比喻不可能的事。
   兔宫:指月宫。
   兔阙:月宫的别名。
   兔轮:月亮的别称,借"兔"指月,比喻月如圆轮。
   兔辉:月光。
   兔影:借掼月亮中的阴影。
   兔魄:月亮的又一别名。
   兔华:明亮的月亮。
   兔唇;形容嘴唇裂开之形。
   兔罟:捕兔的网。
   兔缺:指兔子上唇裂开的样子。
   兔径:曲径小路。
   兔脱:兔行迅速,比喻像兔子一样逃脱。
   兔毫:一指兔毛。又借指用兔毛制成的笔。
   兔楮:掼笔和纸。
   兔简:笔和纸,也指文章。
   兔丝:即菟丝,藤生植物;过去借以喻指妻子。
   飞菟:比喻骏马。
   兔窟:兔子巢居之处。比喻藏身或隐居的地方。又指月亮。
   兔管:物笔的别名。
   兔颖:也指毛笔。
   兔药:因传说"玉兔"在朋宫捣药而指仙药。
   兔头:比喻敢死队。
   兔儿爷:指月中玉兔。或指一种兔首人身的玩具。
   玉兔毫:以兔毛比喻月亮的光芒。或指毛笔。
成语
   兔起乌沉:比喻月出日落。
   兔毛大伯:形容土财主。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比喻坐等意外收获。也指单凭狭隘经验。
   兔死狐悲:借兔子的死引起狐狸悲伤,比喻物伤其类。
   兔死犬饥:比喻捕获对象捉住后,走狗不再重用,无以为生。
   兔起鹘落:鹘,猛禽,雕鹰之类。兔子跳起来,鹘鸟立即扑下去。比喻动作敏捷。也借喻艺术创作构思迅速。
   兔葵燕麦:形容杂草丛生的荒凉景象。
   兔角牛翼:错指不合情理之事。
   龟毛兔角:比喻实际不可能有的事。
   见兔放鹰:看见兔子,立刻放出猎鹰追捕。比喻看准时机,迅速行动。
   狡兔三窟:语出《战国策》。机警的兔子有三个藏身之洞。比喻有多处避祸藏身之地。
   动如脱兔:语出《孙子兵法》。形容动作十分第敏捷。
兔起凫举 凫:野鸭。像兔子奔跑,像野鸭飞起。形容行动快速。
兔丝燕麦 兔丝子(植物名)有丝的名称但不能织,燕麦有麦的名称但不能吃。拽有名无实。例:《魏书·李崇传》:“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毕燕麦、南箕百斗哉!”
  兔死狗烹 兔子被捕杀后,猎狗也就被煮食了。比喻事情成功后,有功的被杀害。多指统治者杀害功臣。
兔走乌飞 兔:传说月亮里有玉兔。乌:传说中太阳里的金乌。比喻日月运行,光阴飞逝。
见兔顾犬 看到了野兔才回头唤狗去追捕。语出《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比喻事情虽紧急,但如及时想办法还来得及。
玉兔银蟾 古代传说月宫中有玉兔和蟾蜍,故用“玉兔银蟾”指明净的月亮。

   在汉语中,有很多词是由"龙"与其它字词共同搭建起来的,可以说,带"龙" 的词自然就有一威风凛凛的气势:
   龙章 比喻文采炳焕。
   龙头 比喻出人关地者。科举时状元称龙头。
   龙凤 比喻贤才。
   龙亢 比喻为人有骨气,刚正不阿。
   龙虎 比喻英雄豪杰。
   龙光 形容恩宠荣光或文章有文采,也可形容宝剑的不芒
   龙吟 形容象龙鸣之声 龙驹 比喻聪颖的儿童。
   龙门 比喻人的声望高。
   龙飞 比喻得志或升官。
   龙蛇 比喻非常之人或形容草书书法笔势洒脱。
   龙飞 比喻得志或升官。
   龙兴 比喻新王朝的兴起。
   龙战 原是指阴阳二气的交战,后比喻群雄割据争战。
   龙蟠 比喻豪杰之士隐伏待时。
   但是,也有一些事物类词语,虽借"龙"名,而身价并非提高,如:
   龙驹 指骏马。
   龙刀 指剪刀。
   龙勺 指古代礼器,柄刻龙纹的挹酒勺。
   龙井 茶名,产于浙江龙井,故名龙井茶。
   龙芽 茶名,宋时产于建州。
   龙甲 指甲胄。
   龙池 琴底孔眼,上曰龙池,下曰凤沼。
   龙羊 羊之一种,产于川西、西藏等地。
   龙尾 河工所用的护堤材料。
   龙具 指牛衣,用麻或草编以盖牛体保温。
   龙洋 清未所铸的银币,因有龙纹,故称。
   龙香 香料名。
   龙泉 剑名。
   龙盾 绘有龙形之盾。
   龙诞 香料名。抹香鲸病胃的一种分泌物。
   龙茶 宋休贡茶之一,亦名"龙凤茶"。
   龙荔 水果名。
   龙兹 以龙须草编的席。
   龙套 传统戏剧装的服饰。
   龙孙 一种小竹名。
   龙骨 中药名;水车的别名,俗称龙骨车。
   龙须 草名,也名龙刍、龙倏。
   龙勒 黑白色的马络头号。
   龙眼 水果名,俗称"桂圆"。
   龙脑 香料名,俗称"冰片"或"梅片"
   龙漏 古代计时用铸为龙形的漏壶。
   龙辅 玉名。
   龙币 汉武帝时铸银币,其纹饰有龙。
   龙灯 龙形花灯。
   龙蹄 指马蹄,也为瓜名。
   龙烛 以龙形作之烛。
   龙胆 草名,又名"凌游",根入药。
   龙鲤 穿山甲的别名,也称"鲮鲤"、"龙鱼"。
   龙雏 指笋。
   龙麝 唐代一种香料名。
   龙龈 琴尾竖木,用以架弦。
   龙子衣 蛇蜕的别名。入药。
   龙爪葱 即楼葱。冬葱之类,也称"龙角葱"。
   龙尾砚 歙砚的上品。
   龙舟 刻作龙头的车辕。
   龙香剂 墨名。
   龙船花 花名。以其开在五月,正值竞渡故名。
   龙脑菊 菊花之一种。香气芬芳,甚似龙脑香而得名。
   龙头杖 以龙头为饰的手杖。
   龙须菜 藻类。可供食用。
   龙凤花笺 印有龙凤纹的纸笺。
   龙节 古代用于泽国的龙形符节。
   龙齿 古代某些动物化石,可入药。
   龙洞 天然的山洞。
   龙宫 神州传说中龙王的宫殿。
   龙卷风 风力极强范围的旋风。
   龙门刨 刨床的一种。
   龙门吊 一种大型起重机。
   龙门阵 讲故事谈天之事,如摆龙门阵。
   龙头 自来水管的放水活门。
   龙须面 一种非常细的面条。
   有一些词语是专为皇帝所用,有皇宫中的专利词语,如:
   龙颜 喻皇帝面容神色。
   龙子 称帝王的后代。
   龙舟 帝王乘坐的大船。
   龙虎 形容皇帝的气派。
   龙庭 皇帝施政传旨的殿堂。
   龙床 皇帝所用的床。
   龙邸 皇帝正名份以前的第宅。
   龙飞 喻皇帝的兴起或即位。
   龙旗 画交龙纹之旗。
   龙孙 喻皇帝后裔。
   龙章 泛指龙形图纹。
   龙衮 古代帝王服,上绣龙纹。
   龙驭 皇帝车驾。
   龙种 本指皇帝为龙的后代,后指帝王的子孙。
   龙潜 喻帝王即位之时。
   龙堑 帝王的枢车。
   龙飞榜 指新皇帝即位,或进士及第榜。
   龙尾道 皇宫内升殿的斜坡道。
  与"龙"相搭配的成语也非常多,又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并经常运用形容各种社会生活中。如:
   乘龙快婿 据〈〈列仙传〉〉记载 ,春秋时期有个高士叫肃史,喜好吹箫自娱乐陶冶性情,秦穆公把自己的女儿弄玉嫁给他,后来两人修仙得道,弄玉乘凤,萧史乘龙,一同升天成仙,时人赞美穆公有眼力,反女儿嫁给一个乘龙婿。当时楚国有个太尉叫醒叔元,他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楚境名士黄宪法和李膺,大家也夸他得了两个乘龙快婿,意思是说女婿如龙,不同凡俗,所以杜甫有诗说"门栏多喜气,女婿近乘龙。" 来龙去脉 比喻事情的原委。 鱼龙曼衍 指变戏法、魔术。
   屠龙之技 高深而又不实用的本领。
   白龙鱼服 指高官显要微服私访。
   舟龙之癖 比喻嗜赌如命。
   龙头蛇尾 比喻做事有始无终。
   龙蛇起陆 比喻脱颖而出。
   鱼质龙文 比喻虚有其表的人。
   龙蟠凤逸 形容才貌非凡的人。
   龙肝凤髓 喻极难得到的珍贵食品。
   龙驹凤雏 指聪明有为的少年。
   龙蟠凤逸 喻怀才不遇。
   龙盘虎踞 形容地势雄壮险要。常特指南京。
   龙蛇飞动 形容书法笔势很生动。
   龙腾虎跃 形容威武雄壮,生气勃勃。
   龙骧虎步 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龙嚷虎视 形容气慨威武。也喻雄才壮志。
   龙行虎步 形仪态不凡。
   龙吟虎啸 形容人歌声嘹亮。
   龙生九子 喻同胞弟兄志趣味各异。
   龙钟老态 形容身衰体弱,行动不便之状。
   龙飞凤舞 形容气势奔放雄壮。
龙马精神 龙马:骏马。像龙马一样的精神。比喻人的精神壮健。多用来称赞老年人体魄强健,精力旺盛。
龙眉凤目 龙:传说中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凤:传说中的神鸟。形容人的仪表英俊,气度不凡。
龙蛇混杂 比喻好人和坏人或能人和庸人混合在一起。
龙潭虎空 龙居处的深潭,虎栖息的洞穴。比喻非常险恶的地方。
龙吟虎啸 像龙虎那样长吟长啸。形容声音高亢响亮。
龙跃凤鸣 神龙腾跃,凤凰长鸣。比喻才华出众。例:《世说新语·赏誉》:“君兄弟龙跃云津,颜彦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
  龙争虎斗 形容斗争或竞争非常激烈。
  群龙无首 比喻没有人领导。《周易·乾》:“见群龙无首。”
  生龙活虎 比喻活泼矫健,生气勃勃。
望子成龙 希望子孙能成为出人头地的人物。
笔走龙蛇 比喻草书的笔势矫健生动。李白:“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与"龙"相关的俗语、谚语也有不少
   龙生龙子,虎生豹心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龙池凤沼,龙舟凤辇,虎穴龙潭 一条龙服务
   风从上,云从龙。 叶公好龙,真龙必出
   盾乐相马,凡马皆空 蛟龙得云雨,经非池中物。
   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剥掉龙鳞当瓦片,砍下龙头垫柱脚。
   狮子上山龙归海,何时才得两相逢。

   蛇蝎心肠:或"毒似蛇蝎",毒蛇和蝎子是著名的毒物,因此以这两种毒物来形容人的毒辣。
   佛口蛇心:佛是慈悲的,蛇是狠毒的,这是形容人口上甜蜜,心中狠毒,等同于"口蜜腹剑"。
   杯弓蛇影:这也是形容人对蛇的极端恐惧之情,有点类似于"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杯弓蛇影是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据《晋书·乐广传》记载,乐广有个很亲密的客人,乐广问他为什么这么久没来作客。客人回答说:"上次来的时候,承蒙你请我喝酒,刚要饮酒时,看见酒杯中有一条蛇,感来很恶心,喝下这杯酒之后就生病了。"当时乐广客厅壁上挂着一把角弓,弓上用油漆画着一条蛇。乐广思量客人酒杯中的蛇就是角弓映在杯子中的影子,于是他又在客人上次坐过的地方重新请客人喝酒,问客人说:"酒杯中又看一了什么吗?"客人回答说:"同上次见到的一样。"乐广就向客人说明了原因,客人的疑惑豁然开朗,久治不愈的病立刻就好了。乐广的客人对蛇恐惧到如此程度,以至于见到酒杯中的"蛇"就重病了好长时间,而一旦明白那条莫须有的"蛇"不过是一张弓的影子时,重病马上就好了。这生动的说明了蛇在人们心中的狠毒的形象。后来,"杯弓蛇影就用来比喻人们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打草惊蛇:这个成语也有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叫王鲁的人作当涂县令,专门搜刮民财。有一次有人控告王鲁的部下贪赃,王鲁判决时说:"你虽然是在打草,但我已经象受到惊吓的蛇一样。"意即别人虽然控告王鲁的部下,但王鲁自己也受到警告。可见"打草惊蛇"的本意是比喻惩治某人,而警告另一人,类似杀鸡儆猴。后来比喻做事尤其是在侦查、破案时,行动不缜密,致使对方有了防备。
   拨草寻蛇:蛇一般总是躲在暗处,比如草丛是,为了找到蛇,先末将草从拨开。"拨草寻蛇"的字面意思类同于"顺藤摸瓜",但也比喻没事找事,惹是生非。
   引蛇出洞:与"拨草寻蛇"有点近似。因为蛇在洞中,不便捕捉,所以要想办法将蛇引出洞外,再给以捕捉或消灭。于是"引蛇出洞"就形容先引诱敌方充分暴露,以静制动,然后将其歼灭。
   虎头蛇尾:比喻做事前紧后松,有始无终。因为虎的头威猛,而蛇的尾细短。但"虎头蛇尾"的最初是形容为人狠毒,因为虎咬人用头,蛇缠物是用尾。
   强龙压不住地头蛇:外来的龙虽然庞大强壮,可是面对小小的占有于时地利的蛇,也不得不让它三分。这名俗语比喻外来的力量虽然强大,但却斗不过当地的势力。
   人心不足蛇吞象:或为"巴蛇吞象"。传说古时四川有一条蛇,头大口大,以至于吞下了一头象,三年之后名胜的骨头才吐出来。比喻人心不足,贪午无厌,得寸进尺,这山望着那山高。
   画蛇添足:蛇是没有脚的爬行动物,画蛇而要添上脚,它不是多此一举吗?事实正是如此。据《战国策》记载,楚国有个人赐给他的门客们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着说:"不只一壶酒,大家都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又喝不完;不如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先画好的人喝酒。"其中有一个门客最先把蛇画好,他把酒壶拿过来正要喝,看到别人都还没有画好,于是行意地左手拿着酒,右手拿着树枝,说:"我还能为蛇画上脚。"他还没有画成功,另一个人把蛇画好了,从他手中把酒夺过来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呢?"说完,拿着酒就喝。这个故事中为蛇画脚的门客没有喝到酒是对他无事找事的惩罚。后来就用"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
   龟有龟路,蛇有蛇道:龟是用脚爬行的,蛇虽然没有脚,但它也有自己的行走办法,二者尽管方式有别,却都可以爬行。这名俗语比喻各有各的门路,各有各的生存方式或追求目标。
   笔走龙蛇:蛇逶迤而行,蜿蜒流畅。比喻运笔流畅,犹如龙蛇舞动,形容书法苍劲洒脱,类似于龙飞凤舞;也比喻行文流畅,才思敏捷,写文章速度快,如同行云流水一般。
   春蚓秋蛇:出自《晋书·王羲之传》,形容缺乏功底和气势的书法。
   牛鬼蛇神:源出唐代杜牧《李长吉歌诗叙》,用来形容诗虚幻怪诞。后来,这成语的意思发生的变化,一般用来指各种挂一漏万人。文化大革命中,它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成语之一。

  有关"蛇"的对联
   喜送金蛇迎骏马 欣传赤子颂明时 这是描述骏马飞奔,金蛇狂舞的景象。歌颂太平盛世。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 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 这是苏轼题广州真武庙的一副对联。真武是道教信奉的神,传说为龟蛇合体,后必为人形塑像,披发仗剑,足踏龟蛇。苏轼极赞真武的雄武威猛。
   开图草里惊蛇乱 下笔阶前扫叶忙 这是著名画家齐白石题郭味渠的画的一副对联。齐白石在这里盛赞郭味渠的画气势不俗,深草丛中惊蛇乱舞,风吹落叶,画卷流畅,气韵生动。
   玉蟒方舒千里圆 神驹更上一层楼 这是取蛇的飘逸,马的驰骋。此对联激励人积极进取。
   银蛇起舞千山秀 瑞马奔腾万户春 银蛇欢舞,山色秀丽,万马奔腾,好一派迷人的春色。

   因马而成的词汇:
   马刀:骑兵使用的刀,长约1米,用以在马上斩劈和徒步格斗。
   马力:一种计量功率的单位。1马力等于在1秒钟内完成75公斤/米的功,也等于0·735千瓦,或称公制马力。
   马上:即时,立刻的意思。
   马车:用马挽拉的车辆。
   马甲:马的护身甲;有的地方把背心叫马甲。
   马市:唐代以后的封建政府以金帛或茶盐等同少数民族换马的市场。
   马兰草: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马头:船只停泊处,今天叫"码头"。
   马达:却电动机,是英方motor的音译。
   马戏:古代的一种技艺,演变成现代的各种驯兽表演和杂技表演的统称。
   马枪:即骑枪。马军或骑兵使用的截武枪。
   马球:骑在马上击球,追球的一种运动。类似于我国古代的击鞠。
   马蓝:一种草,花穗状,呈现淡紫色。
   马鹿:又叫赤鹿,一种鹿科动物。
   马锣:一种打击铜制乐器,戏曲中常用。
   马褂: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短褂。本为满族人骑马时穿的服装,故名。
   马头琴: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
   马尾松:松科常绿乔木,高可达40米。
   马铃薯:俗称为土豆、洋芋。
   马海毛:即字哥拉山羊毛。
   马赛克:即镶嵌砖,是音译词。
   马蹄莲: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肉穗苞状花、白色或乳白色,颇美丽,是一种观赏植物。

与马有关的成语:
   马齿徒增:马齿:马的牙齿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所以看马齿就可以知道马的年龄。后来也用以比喻人的处龄;徒:空空地,白白地。这名成语是比喻自己的年龄增加了,而学问却没有长进或没有成就,白白地度过了日子。这是一句表示谦虚的话。
   马翻人仰:又作"人仰马翻",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惨败的狼狈相,也比喻乱得不可收拾。
   马工枚速:马其实是司马相如的称,指西汉时期两著名的辞赋作家司马相如和枚皋二人写文章,一个写得工稳而标准,一个写得快速。用以称赞各有所长。
   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处》有"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意思是鸡一叫就把战车驾好,把井堵了,灶平了就看着我的马头冲向哪边,以决定你们行动的方向。后来,人们用"唯……马首是瞻"比喻服从某一个人的指挥或乐于追随某一个人。
   一马平川:形容地势平坦而开阔。
   一马当先:比喻走在前列,带动别的人或事情,起带头作用。
   人困马乏:人马都困乏了,形容体力疲劳不堪。
   人欢马叫:形容农村中热气腾腾、繁荣兴旺的景象。
   马马齐暗:苏东坡曾在《三马图赞序》中说:"振鬣长鸣,万马皆喑"意思是说,好马振动颈毛一声长啸,其他的马都沉寂无声。清朝龚自珍亦有《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意思是说,依靠像暴风和雷霆那样的巨大变革,恢复中国的生气;人们在当时都不敢讲话,终究是可悲的。现在有时用"万马齐喑"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
   万马奔腾:形容声势浩大,进展迅速的壮丽景象。
   心猿意马:形容心事不定,就象猿猴跳跃、快马奔驰一样。
   车水马龙:车马往来不绝,形容热闹、繁华的景象。
   车殆马烦:形容旅途劳顿。出自曹植的《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牛头马面:出自佛教经典,原指地狱里的鬼卒,常形容那些面目狰狞,恐怖可憎之人。
   牛溲马勃:年溲,是车前草;马勃,是马屁泡,一种菌类植物。两种极普通而廉价的中草药。比喻东西虽不值钱,却有用处。
   马放南山:战争结束了,战马无用了,放开它自由奔往山野。形容一种在和平环境里人们对战争威胁的麻痹松懈思想。
   五马分尸:古代有"车裂"的酷刑,受刑人被五匹马分别牵引着四肢和颈部,五马一齐朝外拉扯,将人活活撕裂而死。
   犬马之劳:古时臣子对君主常自比为犬马,表示愿意象犬马那样替主子奔走效劳。现在用"犬马之劳"表示心甘情愿为别人效劳。
   单枪匹马:一俱单身上阵。比喻没有旁人帮助,单独行动。
   盲人瞎马:瞎子骑着瞎马,比喻乱撞瞎闯,非常危险。
   秣马厉兵:厉是磨的意思,兵是兵器;秣是喂养。把兵器磨好,把马喂好,形容准备战斗。
   汗马功劳:汗马,指骑马作战时马跑得大汗淋漓。比喻征战的劳苦。原指在战争中立下的功劳,现在也指在各种工作或事情上作出的贡献。
   老马识途:老马能够认识路。比喻富于经验的人在办事时熟悉情况,容易做好。
   快马加鞭:骑的马本来就很快,再加上几鞭子来使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
   声色犬马:声色,指歌声和女色。犬马指养狗和骑马玩。形容一种荒淫放浪的生活。
   兵荒马乱:形容战争时期动荡不安的景象。
   兵强马壮:形容战斗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势力的强大。
   青梅竹马:青梅:青的梅子;竹马:指小孩将竹竿骑在裆下作马。形容男女儿童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常与"两小无猜"连用。 招兵买马:指组织或扩充力量。
   非驴非马:不是驴也不是马。形容不沦不类什么也不象的东西。
   指鹿为马:《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二世时,丞相赵高想要篡位,但又恐怕其他大臣不服从,就先来测验一下。他给秦二世献了一只鹿,说:"这是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弄错了吧?把鹿说成马了。"赵高就问其他大臣,大臣中有的不吭气,有的要巴结赵高就跟着说是马;也有说是鹿的,事后赵高就诬陷以其他罪名把他们杀害了。后来就用"指鹿为马"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害群之马:比喻危害集体的。出自《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矣。"
   倚马可待:站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思敏捷。
   骑马找马:比喻一面占着现有的位置,一面另找较好的工作。也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童牛角马:童牛是没有角的马牛,角马是长出角的马。比喻事物失了真相或乱了套 ,是不沦不类的意思。
   蛛丝马迹:沿着蛛网的细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按照马蹄的痕迹可以寻到马的方向。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塞翁失马:塞 ,边界上的险要地方,边界的城关。翁,老头儿。《淮南子·人间到》里说,住在边塞上的一个老头儿,一天丢了马,别人来慰问他,他说:"这怎么就不算是件好事呢?"一个月后这匹马果然回来了,还带回了一匹好马。后来,就用"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来比喻虽然事暂时吃亏或失利,却因此得到了好处。也指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金戈铁马:戈,古代的一种武器,金戈就是金属制成的戈。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指战争,也形容战士的骏姿。宋词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因亭怀古》:"相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事物两个不相符合,或答非所问。
   风马牛不相及:风:牲畜公母相追逐,及:到,碰头。两方距离很远,马、牛发情追逐也碰不到一起。后比喻事之部毫不相干。
   风墙阵马:风力吹动下的帆,阵上的战马。形容气势雄壮,行进迅速。
   骑者善堕:惯于骑马的人常常会掉下马来。比喻擅长某一事物的人,往往容易疏忽大意,反而失败。

  与马有关的俗语或习惯语
   马大哈:粗心大意的人,办事不认真,或经常丢三拉四,被人戏称为"马大哈"。
   马后炮:没有先见之明,事情发生后才想出主意,人们借用象棋术语,称为"马后炮"。
   马拉松:办事拖拉,没完没了的作风,被人借用英文marathon,汉泽"马拉松"来形容。
   马前卒:旧时指在车马前奔走服役的人称为马前卒。现用来比喻那些替别出心人效力的人。
   马屁精: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讨好别人者,被毫不留情的斥之为"马屁精"。
   马虎:指办事随便,不认真;或形容事物和东西还凑合,将就,大体可以。
   马子:地方语,情妇的别称。 当
   牛做马:指辛苦的干活,艰苦的生活。

   因马而成的词汇:
   马刀:骑兵使用的刀,长约1米,用以在马上斩劈和徒步格斗。
   马力:一种计量功率的单位。1马力等于在1秒钟内完成75公斤/米的功,也等于0·735千瓦,或称公制马力。
   马上:即时,立刻的意思。
   马车:用马挽拉的车辆。
   马甲:马的护身甲;有的地方把背心叫马甲。
   马市:唐代以后的封建政府以金帛或茶盐等同少数民族换马的市场。
   马兰草: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马头:船只停泊处,今天叫"码头"。
   马达:却电动机,是英方motor的音译。
   马戏:古代的一种技艺,演变成现代的各种驯兽表演和杂技表演的统称。
   马枪:即骑枪。马军或骑兵使用的截武枪。
   马球:骑在马上击球,追球的一种运动。类似于我国古代的击鞠。
   马蓝:一种草,花穗状,呈现淡紫色。
   马鹿:又叫赤鹿,一种鹿科动物。
   马锣:一种打击铜制乐器,戏曲中常用。
   马褂: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短褂。本为满族人骑马时穿的服装,故名。
   马头琴: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
   马尾松:松科常绿乔木,高可达40米。
   马铃薯:俗称为土豆、洋芋。
   马海毛:即字哥拉山羊毛。
   马赛克:即镶嵌砖,是音译词。
   马蹄莲: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肉穗苞状花、白色或乳白色,颇美丽,是一种观赏植物。
与马有关的成语:
   马齿徒增:马齿:马的牙齿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所以看马齿就可以知道马的年龄。后来也用以比喻人的处龄;徒:空空地,白白地。这名成语是比喻自己的年龄增加了,而学问却没有长进或没有成就,白白地度过了日子。这是一句表示谦虚的话。
   马翻人仰:又作"人仰马翻",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惨败的狼狈相,也比喻乱得不可收拾。
   马工枚速:马其实是司马相如的称,指西汉时期两著名的辞赋作家司马相如和枚皋二人写文章,一个写得工稳而标准,一个写得快速。用以称赞各有所长。
   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处》有"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意思是鸡一叫就把战车驾好,把井堵了,灶平了就看着我的马头冲向哪边,以决定你们行动的方向。后来,人们用"唯……马首是瞻"比喻服从某一个人的指挥或乐于追随某一个人。
   一马平川:形容地势平坦而开阔。
   一马当先:比喻走在前列,带动别的人或事情,起带头作用。
   人困马乏:人马都困乏了,形容体力疲劳不堪。
   人欢马叫:形容农村中热气腾腾、繁荣兴旺的景象。
   马马齐暗:苏东坡曾在《三马图赞序》中说:"振鬣长鸣,万马皆喑"意思是说,好马振动颈毛一声长啸,其他的马都沉寂无声。清朝龚自珍亦有《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意思是说,依靠像暴风和雷霆那样的巨大变革,恢复中国的生气;人们在当时都不敢讲话,终究是可悲的。现在有时用"万马齐喑"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
   万马奔腾:形容声势浩大,进展迅速的壮丽景象。
   心猿意马:形容心事不定,就象猿猴跳跃、快马奔驰一样。
   车水马龙:车马往来不绝,形容热闹、繁华的景象。
   车殆马烦:形容旅途劳顿。出自曹植的《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牛头马面:出自佛教经典,原指地狱里的鬼卒,常形容那些面目狰狞,恐怖可憎之人。
   牛溲马勃:年溲,是车前草;马勃,是马屁泡,一种菌类植物。两种极普通而廉价的中草药。比喻东西虽不值钱,却有用处。
   马放南山:战争结束了,战马无用了,放开它自由奔往山野。形容一种在和平环境里人们对战争威胁的麻痹松懈思想。
   五马分尸:古代有"车裂"的酷刑,受刑人被五匹马分别牵引着四肢和颈部,五马一齐朝外拉扯,将人活活撕裂而死。
   犬马之劳:古时臣子对君主常自比为犬马,表示愿意象犬马那样替主子奔走效劳。现在用"犬马之劳"表示心甘情愿为别人效劳。
   单枪匹马:一俱单身上阵。比喻没有旁人帮助,单独行动。
   盲人瞎马:瞎子骑着瞎马,比喻乱撞瞎闯,非常危险。
   秣马厉兵:厉是磨的意思,兵是兵器;秣是喂养。把兵器磨好,把马喂好,形容准备战斗。
   汗马功劳:汗马,指骑马作战时马跑得大汗淋漓。比喻征战的劳苦。原指在战争中立下的功劳,现在也指在各种工作或事情上作出的贡献。
   老马识途:老马能够认识路。比喻富于经验的人在办事时熟悉情况,容易做好。
   快马加鞭:骑的马本来就很快,再加上几鞭子来使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
   声色犬马:声色,指歌声和女色。犬马指养狗和骑马玩。形容一种荒淫放浪的生活。
   兵荒马乱:形容战争时期动荡不安的景象。
   兵强马壮:形容战斗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势力的强大。
   青梅竹马:青梅:青的梅子;竹马:指小孩将竹竿骑在裆下作马。形容男女儿童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常与"两小无猜"连用。 招兵买马:指组织或扩充力量。
   非驴非马:不是驴也不是马。形容不沦不类什么也不象的东西。
   指鹿为马:《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二世时,丞相赵高想要篡位,但又恐怕其他大臣不服从,就先来测验一下。他给秦二世献了一只鹿,说:"这是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弄错了吧?把鹿说成马了。"赵高就问其他大臣,大臣中有的不吭气,有的要巴结赵高就跟着说是马;也有说是鹿的,事后赵高就诬陷以其他罪名把他们杀害了。后来就用"指鹿为马"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害群之马:比喻危害集体的。出自《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矣。"
   倚马可待:站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思敏捷。
   骑马找马:比喻一面占着现有的位置,一面另找较好的工作。也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童牛角马:童牛是没有角的马牛,角马是长出角的马。比喻事物失了真相或乱了套 ,是不沦不类的意思。
   蛛丝马迹:沿着蛛网的细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按照马蹄的痕迹可以寻到马的方向。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塞翁失马:塞 ,边界上的险要地方,边界的城关。翁,老头儿。《淮南子·人间到》里说,住在边塞上的一个老头儿,一天丢了马,别人来慰问他,他说:"这怎么就不算是件好事呢?"一个月后这匹马果然回来了,还带回了一匹好马。后来,就用"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来比喻虽然事暂时吃亏或失利,却因此得到了好处。也指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金戈铁马:戈,古代的一种武器,金戈就是金属制成的戈。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指战争,也形容战士的骏姿。宋词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因亭怀古》:"相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事物两个不相符合,或答非所问。
   风马牛不相及:风:牲畜公母相追逐,及:到,碰头。两方距离很远,马、牛发情追逐也碰不到一起。后比喻事之部毫不相干。
   风墙阵马:风力吹动下的帆,阵上的战马。形容气势雄壮,行进迅速。
   骑者善堕:惯于骑马的人常常会掉下马来。比喻擅长某一事物的人,往往容易疏忽大意,反而失败。

  与马有关的俗语或习惯语
   马大哈:粗心大意的人,办事不认真,或经常丢三拉四,被人戏称为"马大哈"。
   马后炮:没有先见之明,事情发生后才想出主意,人们借用象棋术语,称为"马后炮"。
   马拉松:办事拖拉,没完没了的作风,被人借用英文marathon,汉泽"马拉松"来形容。
   马前卒:旧时指在车马前奔走服役的人称为马前卒。现用来比喻那些替别出心人效力的人。
   马屁精: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讨好别人者,被毫不留情的斥之为"马屁精"。
   马虎:指办事随便,不认真;或形容事物和东西还凑合,将就,大体可以。
   马子:地方语,情妇的别称。 当
   牛做马:指辛苦的干活,艰苦的生活。

羊肠小道 形容曲折狭隘的小路。
羊落虎口 羊落到老虎嘴里。比喻坠入险境,有死无生。例:明·单本《蕉帕记·陷差》:“太师爷就教龙骧领兵前云策应,定然送死,这是羊落虎口之计,伏乞太师爷尊裁。”
  羊质虎皮 本是一只羊,却披上老虎皮。比喻外强中干或徒有虚名。
歧路亡羊 语出《列子·说符》比喻事理复杂多变,没有正确方向,因而找不到真理。
十羊九牧 十只羊,九个人放牧,比喻人少官多。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妙用"羊"语
   长期以来,羊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家畜,因此,人们也常常借助于羊而形成不同的词,这些词可说是各具其趣。
   自我麻烦或找死,叫作"使羊将狼"; 比喻那些残酷的统治阶级、贪官污吏,人们称之为"如狼牧羊";
   失去小的,得到大的,被形容为"亡羊得牛",其实是因祸得福;
   某一地方官多而百姓少,被形容词为"十羊九牧",可以说是夸张而不失其真;
   一个人学习或做事无恒心,没毅力,难以获得进步或成功,人们常说"多歧亡羊";
   道家有"黄粱一梦"或"南柯一梦"来比喻人生短暂。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则用"羊胛熟"来形容时间的飞逝,他有句诗说:"尔来不觉三十年,岁月才如熟羊胛。"因为古代有一个地名叫做"骨利干部",这地方位于瀚海以北,昼长夜短,傍晚刚把头羊胛放进锅子,东方就已破晓了。这个地方大约靠近北极。
   《水浒传》第九十九回有一段写花和尚的"前面马灵正在飞行,却撞着一个胖大和尚,劈面抢来,把马灵一禅杖打翻,顺手牵羊,早把马灵擒住。"后来比喻人们乘便拿主人家的东西,叫作"顺手牵羊"。
   丢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并不为迟,这就是"亡羊补牢",也就是说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想办法赶快补救。
   温顺、柔弱的羊一旦落入虎群,其后果可想而知了,所以人们常把那种弱者落入强者手中或好人落入坏人手里叫作"羊入虎群"。
   羊油脂凝结经人一种非常柔润、细腻、白嫩的感觉,所以人们经常用"白如羊脂"来形容肤色的雪白柔嫩。
   有些人在平时面目狰狞,气指颐使、威风凛凛,但一遇到危险的境地,就害怕得立即俯首鞠躬。例如晚清政府在国内人民百姓面前,则是暴虐残酷统治,对入侵的外国人则俯首称臣,甘拜下风,以到使中国丧失了大片国土。所以后人常常称这种现象为"平时如狼、危时如羊"。
   另外还有诸如"使羊将狼"、"问羊知马"、"牧羊读书"等顺手牵来"羊"字的词语在生活中屡屡使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牵"羊"字而成的名词,如"山羊胡"、"羊水"、"羊脂玉"、"羊肚蕈"等等。
   羊为火畜,性好刚,所以天寒地冻时,人们皆喜食羊肉以御寒。
   羊被宰食,货少价高,偶有不法之徒为求到暴利,常悬羊肉头而所售者邓为狗肉,欺诈顾客,俗乃谓挂真招牌卖假货为"挂羊头卖狗肉"。
   羊最怕雨水,遇到小雨即匆匆逃避,而居所如过分潮湿,常会患湿病而晕倒,所以养羊之所,必须以竹木为床棚且离地尺余高。是故,台湾人形容遇小事即焦急手慌脚乱者为"着惊羊",而在中医学上以患有痉挛失神、口吐白沫,声如羊鸣之病叫"羊癫风"或"羊角疯",原名叫"癫痫"。
   羊头象三叉,因此凡箭统镞三镰(三棱形)者,皆称"羊头"。古时有一种独轮小车:一人挽之于前,一人推之于后,叫"羊头车"。羊角弯曲像旋风的样子,所以称旋风为"羊角"。羊角又是"枣树"的别称,也是人的"复姓"。用羊毛制成的毛笔叫作"羊毫"、具有柔软、富于弹性的特点,是书法和画中国画的最好用笔。我们常常用"养羊剪毛"秘"羊毛出在羊身上"来比喻自己的劳动没有白费。羊的肠子曲折窄小,所以又用"

展开阅读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