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象
    宣圣讲义 孔子 易之为书。自来仅具图象。无文章也。至唐虞以后。始由象而增以字。 由言而演而为文。文字既传。图象反晦。此则后人舍本逐末之过也。 要知伏羲画卦之时。未有文字。语言可口传。不可记录。仅以图象载之版册。而将意义传于语言。果不得其师。则不明其义。
  • 屯卦
    宣圣讲义 孔子讲义 周易卦序。乾坤之后。继之以屯。以象天地生化之序也。后天生化。皆自天地始。万物之生。必在天地既定之后。故屯在乾坤次也。自先天序言。则乾坤之后应为震。以木道为物始也。而屯之象。始于震。其义亦洽。万物之生。必因于水。故屯为震合坎。坎为后
  • 河图啊
    河图歌 天一生水 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 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 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 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 地十成之 宣圣讲义 孔子 易传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此言河图洛书所由来也。 天地之间。运行者气。纪量者数。显示者象。而主其中御之以合度者道。 道兼神形。气数则神
  • 蒙卦
    宣圣讲义 孔子 蒙卦、为上艮下坎。山水相交。阴多阳少。以阳为贵。而阳反在上。其气下行。与屯相背。屯上蒙下。屯进蒙退。一往一复。一降一升。而成循环。是气之自然。理之自至。天地转轴。物之推移。物之定序。数之定例。此周易蒙以继屯。实有故也。天地交而万物生。
  • 洛书介绍
    洛书歌 戴九履一 左三右七 二四为肩 六八为足 五在中央 河图洛书。同一数也。而象异。以体用之分也。天地生化万物。自其先言之。则为不易者也。自其后言之。则日易者也。故有体用之殊焉。体者一成不易。示其极也。用者随事而易明其变也。 天地之大。万物自生。变化自出
  • 需卦
    宣圣讲义 孔子 需卦卦象。上坎下乾。为四阳二阴卦。阳多从阴。以阴贵也。阴先于阳。所谓二君一民之象。谓阳尊阴贱。今尊者卑。而贱者贲。是反乎道。而阴以少成贵也。阴少而在先。阳众而在后。即君多民少之象。君阳也。民阴也。上下之差也。而非关乎卦位。以卦之体言也
  • 讼卦
    宣圣讲义 孔子 讼卦为需之反象。需以水天相从而成用。讼以乾坎相背而成争。需以相得为象。喻人有所求。讼以不合为旨。喻人有所妬。此由气之顺逆。数之从违。两不同也。讼之为象。上乾下坎。坎者乾所生。水者天所化。天一生水。原为同类。而上下违行。乃反德为仇。天主
  • 太极图讲义
    易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言易卦所自始也。 易卦有八。而本于四象之分。四象者:太阳、太阴、少阳、少阴也。 阴阳太少。虽有四象。而本于两仪之化。两仪者阴阳也。阴阳虽有两仪。而本于太极之所生。太极者至极也。言天地万物莫不有始。
  • 师卦
    宣圣讲义 孔子 周易卦序。文王所定。其次以往复循环。其行取对偶交互。故名曰易。或二卦。或四卦。或八卦。推之至三十。至六十四。莫非依此例以相次序也。故屯蒙相继。需讼相环。各以其对或反为往来也。而讼之下。则续以师比。师比亦相交也。其爻之阴阳数同而位异。故
  • 太极、述圣讲述
    孚佑帝君疏注 此文讲太极要义,以举其大者言之耳;太极图象。秦后儒者失传,唯道家存之;至宋时传于周濂溪氏,而后儒者亦得有之;时以门户之见,沿习之深,讹毁者大有人在;徒以易传有易有太极一语,无能根本推翻之也;然周所传,虽名太极图实则太极已生两仪之象,非太
  • 比卦
    宣圣讲义 孔子 师之反为比。亦五阴一阳卦也。而阳在上。与师殊。则位之差。事之异耳。上坎下坤。水在地上。以象言之。相聚而朋处之意。以情言之。相洽而同流之意。故曰比。比并也。相亲昵也。相匹也。相辅颊也。水也。地也。水流而地泽。地博水广。能涵濡也。而坎险坤
  • 伏羲八卦讲义
    宣圣讲义 孔子 伏羲画卦。始于太极。已见前讲。所画八卦者纯本太极阴阳并行之象。 及河洛五行九宫之图者也。太极之阴阳两仪。非同等同类各据一方者也。 非守位不移者也。非分行不侔者也。其生也有序。化也有次。交也有多寡。行也有往复。一消一长。一降一升。非划然两
  • 小畜卦
    宣圣讲义 孔子 小畜卦象。上巽下乾。巽为阴初长。乾为纯阳。阴阳相应。刚柔相得之卦也。而五阳一阴。恰与前师比相对。阳多阴少。以阴为贵。而阴为阳主。阳为阴用。阴象物。阳象道。故小畜者。有畜于物也。一阴气稚。畜之末大。不似艮乾之大畜有二阴也。凡称大小者。因
  • 履卦
    宣圣讲义 孔子 履卦为文明之象。教化之成也。有天地而人类生焉。有人民而生息见焉。有生息而秩序着焉。有秩序。而生成安和之德昭焉。化育繁衍之道彰焉。是故履者。定其秩序。而安其生。发扬道德。而和其类者也。其名履。其实体也。其卦有指。其辞有加。而意有专。用有
  • 泰卦
    宣圣讲义 孔子 泰卦卦象。上坤下乾。地在天上。乃天地相交。乾坤相互之象。卦爻三阴三阳。上下相当。内外相得。升降相调。刚柔相济。在前数卦。自屯蒙以后。皆为阴阳错行。刚柔消长。不成一致。其数杂。其用动。其行无定。其德多方。故其象难明。而吉凶不一。至泰则不
  • 否卦
    宣圣讲义 孔子 泰为正月卦。正月三阳上升。象如泰。而否为七月卦。七月三阴下降。象如否实皆乾坤各半之卦。泰为坤上乾下。三阳在内。否为乾上坤下。三阳在外。阳贵阴贱。故泰为亨通。否为否塞。以气交否为别。阳主升。在下则上升。阴主降。在上则下降。一升一降。转相
  • 同人卦
    宣圣讲义 孔子 同人者、本于泰否之变。而明人事者也。天地泰否。而人居天地之中。顺泰逆否。以孚天地之数。则人事尚矣。故同人以人名卦。见人与天地为三才。皆世运之主宰。人又能济天地之穷。应泰否之变。而为万物之领袖也。在泰与否。天地反复。运数虽及于人。人末与
  • 大有卦
    宣圣讲义 孔子 大有与同人为往来卦。同人之反即大有。然大有与同人虽反。究异他卦以反而吉凶互异也。大有同人反而相成。非泰否可比。可视为前后卦。亦可名为因果卦。盖同人之终。为大有之始。循环相继。不相反。故在同人为亲。在大有为众。亲之于众。犹近与远。昨与今
  • 谦卦
    宣圣讲义 孔子 谦卦上坤下艮。以卦象言。五阴一阳。与师比复剥各卦似。其往来为豫。其反为剥。其对为履。其取义同于泰。盖坤在上而其下为阳。其初动也为复。其次则师。其次则谦。谦为内卦之变。即坤卦之三爻变乾也。凡阳皆出于乾。故谦有似于泰。泰为坤乾合。谦为坤艮
  • 豫卦
    宣圣讲义 孔子 豫上震下坤。与复卦同体而异位。皆以阳爻为主。阳上升之卦也。在复以震居坤下。一阳始动。为阳气初复之象。在豫震反居坤上。一阳在第四爻。是为阳气奋升之象。其异在道之远近。位之高下也。豫与谦为来往卦。谦以艮在坤下,一阳居第三爻。反上为下。故有
  • 随卦
    宣圣讲义 孔子 随之象。上兑下震。震动而兑应。为上下相从之义。全卦三阴三阳。阴阳数同。而上下不均。在下为震。以一阳初动。主阳气之长。在上为兑。以一阴居上。主阴气之消。兑消则为乾。震长亦为乾。虽三阴三阳。若二气平均。而实则阴消就阳。应以阳为主。阳以乾行
  • 蛊卦
    宣圣讲义 孔子 蛊与随为往来卦。随反即蛊。而卦之象则大异。随以兑震合。为上柔下刚。蛊以艮巽合。为上阳下阴。随以阳居下而上升。蛊以阴在内而外达。此其不同也。然两卦皆三阴三阳。与泰否相似。阳居中上。阴在中下。升降交错。二爻一互。则与随相类。故随蛊合为一卦
  • 临卦
    宣圣讲义 孔子 临卦由坤兑合。上地下泽。地与泽皆阴也。而泽在下。二阳居初二爻。为阳长阴消之象。阳虽少于阴。而得位乘时。有駸駸日上之势。阴虽多而在上。被阳所迫。不能自持。有渐渐变于阳之势。变则为泰。而阴阳平矣。临虽四阴二阳。而阴与阴聚。阳与阳连。故名临
  • 观卦
    宣圣讲义 孔子 观卦与临为往来卦。临二阳在下。观二阳在上。此所以异也。临以阴临于阳。故曰临。观以阳观于阴。故曰观。盖观以巽坤二卦合成。巽二阳一阴。坤为纯阴。四阴连续而居下。下者阴之位也。以阴遇阴。乃嫌于无阳。而二阳在上。上位易穷。穷则反下。阳反而就阴
  • 噬嗑卦
    宣圣讲义 孔子 噬嗑继临观之后。为观卦嬗变之象。观为二阳四阴。噬嗑与贲。为三阳三阴。临观之阴阳末交。噬嗑贲则互错。此固天地递嬗自然之序。亦易卦象数推演之大则也。由二阳变三阳。由分立变交错。即如世界万物万事。由简而繁。由分而合之例。原气数必至。生化必然
  • 贲卦
    宣圣讲义 孔子 贲卦为艮离合。上艮下离。亦三阴三阳卦。而与噬嗑为正反。则以三四两爻之异也。噬嗑阳在上。贲则在下。噬嗑为六三九四。贲则为九三六四。是噬嗑有类未济。而贲类既济也。以上下卦言。噬嗑上离下震。为上阴下阳。贲上艮下离。为上阳下阴。是噬嗑有似于泰
  • 剥卦
    宣圣讲义 孔子 剥卦上艮下坤。以少阳加阴。其阳且
  • 无妄卦
    宣圣讲义 无妄继复对之后。为周易之序。其意义最重大上。经以乾坤为首。各卦多随乾坤变易分合而来。而坎离纬之。最明者如泰否仍为乾坤交。而同人大有师比之属。则为乾坤坎离交。爻象可以见到者也。且所交多成往来卦。有由一分二之象。唯复与无妄则异是。以非往来也。复
  • 大畜卦
    大畜卦。艮上乾下。 宣圣讲义 大畜与无妄为往来卦。一为乾震。一为艮乾。虽同为四阳二阴爻卦。而上下不同。体用遂异。大畜以艮在上。一阳居上。二阴在中。阳升而外。与无妄之刚自外来者恰相反。盖大畜卦。为乾刚由内往于外。下升于上。则当曰刚自内出。由内而外。即由
  • 颐卦
    颐卦。艮上震下。 宣圣讲义 颐卦象为震艮合。上艮下震。为二阳四阴卦。阳在两端。阴居中。上下始终皆阳。而内包四阴。卦象颇类中孚。不过中孚阳多于阴。颐则阴多于阳耳。又大象类离。离亦中虚。阴在阳中。唯离阴少。而所类者三位之离。非重卦也。此颐卦虽与离相似。究
  • 大过
    大过。兑上巽下。 宣圣讲义 大过上兑下巽。四阳二阴。初上皆阴。中四爻为阳。恰与颐反对。而与中孚为颠倒卦。中孚上巽下兑。阳反在外。阴居中爻。以刚包柔。与颐为类。大过则与小过相似。小过上震下艮。为颐颠倒卦。四阴二阴。阴反在外。故名过。以阴内阳外。刚包柔为
  • 坎卦
    坎卦。坎上坎下。 宣圣讲义 坎卦为文王八卦中代坤位之卦。与离相对。而在六十四卦序中。与离卦接居上经之末。盖自乾坤至坎离。恰为一大循环数。由乾坤至此两卦。其气交。其象错。坎为阳而多阴。离为阴而多阳。以阴阳得上下正位故也。坎上下正位皆阳。故为阳卦。不独少
  • 离卦
    离卦。离上离下。 宣圣讲义 离卦大义。已见坎卦讲义中。离坎原相须成用。一上一下。如人心与肾。其功用相通。不可阙一。故传曰离上而坎下也。在后天生化。阴阳必调协。水火必相济。非如先天孤立。而乾坤至此。乃易以离坎。离卦二阳一阴。阴在阳中。重为四阳二阴。阴居
  • 咸卦(完整篇)
    宣圣讲义 咸卦上兑下艮。山泽通气,乃阴阳和协之始,生化之初见,荣繁之本源。其象合三阴三阳,相抱相谐。阳爻升而阴爻降,两端皆阴,中则三阳连贯。此自爻言,为刚柔调匀,交而不乱,合而可辨,故为生化之德所徽也。以上下卦言,上兑阴也,下艮阳也。阳下就阴,柔上协
  • 恒卦
    宣圣讲义 易传曰,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故次之以恒,恒久也,见周易下经之序,咸恒相继之由来,不独以卦爻往来所关也,恒上震下巽,亦上下相对,与咸同,咸为艮兑,在西北与东南,恒则一居西南,一居东北,此就先天卦位言也,若后天卦,则震为东方,而巽居东南,二卦
  • 遯卦
    遯卦。乾上艮下。 宣圣讲义 遯卦上乾下艮。天在山上。乾为纯阳。艮为少阳。而合成上刚下止之象。刚宜进。在上则无可前。止宜守。在下则已难久。唯有顺时自退。以达其隐遯之用。以卦爻四阳二阴。阳聚于上。阴并于下。上下不均。内外异志。是不可为之时。不宜为之地。不
  • 大壮卦
    大壮。震上乾下。 宣圣讲义 大壮卦上震下乾。乾为父。震为子。应为乾内震外。言震代乾主外也。震二阴在上。阳在阴下。阴降阳升。阳得时位。故卦德为动。卦象为雷。雷动之时。天下同春。万物同生。今以合于乾。乾本纯阳。接震之一阳。四阳连居于内。秉持于中。是为阳盛
  • 晋卦
    晋卦。离上坤下。 宣圣讲义 晋上离下坤。离为后天代乾位之卦。合先后天言。上下卦位相对。与天地否同。而以坤易坎。则成火水未济。是皆阴阳背驰。刚柔分立之象。然晋则不类是。则以离虽代乾在上。非天也。坤虽纯阴在下。而为母。离本中女。女与母合。乃成合孝之德。非
  • 明夷卦
    明夷卦。坤上离下。 宣圣讲义 明夷卦。以离合坤。亦同晋。而离反在下。故谓之明夷。言明入地下也。以卦爻论。离二阳一阴。坤三阴。与晋同为四阴二阳卦。阳在下为阴蔽。如日西坠。光为地所蔽。阳间于阴。欲进不得。欲升不可。此退亡之象。与晋相反。传曰明夷诛也。盖以
  • 家人卦
    家人卦。巽上离下。 宣圣讲义 周易下经次序。人道为先。首列咸恒。明人道之本。始于夫妇。人伦之初。自于男女咸恒二卦。男女之交。夫妇之偶。以建家族之基。而家人一卦。则更着明家道之大。家庭之要。以见家为人类之根源。国之基
  • 睽卦
    睽卦。离上兑下。 宣圣讲义 睽卦上离下兑。火泽分驰。火炎而上。泽润而下。上下相违。情志不协。故名为睽。谓其乖离。如目之异视也。人之视物。两目同用。其光不分。其神不纷。澄晶明澈。乃瞩微茫。若在惊疑之时。仓卒之际。目虽视而其神不聚。物虽接而光不明。此睽也
  • 蹇卦
    蹇卦。坎上艮下。 宣圣讲义 蹇上坎下艮。合成水山蹇。为四阴二阳卦。山上之水。非其地也。水流洼下。天性使然。激之上山。其行必蹇。故卦称蹇。蹇难也。难有二义。一则平声。不易也。一则去声。困也。而蹇兼之。言其行也不易。其止也困。困与泽水困一义。而境殊。泽中
  • 解卦
    宣圣讲义 解以震合坎。坎为险。而震为动。动而险。何以解。为坎在下也。卦以下为初。上为终。初险者不险。以其能出也。入而出则险不害。若终于险。是陷其中而不克拔。则竟险矣。此之所以为蹇之为蹇也。蹇以坎在艮外。艮上于内。坎险于外。止则难动。险则难终。终且险。
  • 损卦
    宣圣讲义 山泽损,艮上兑下,艮为少男,兑为少女,三阳三阴卦也。解与蹇,皆四阳二阴,解变而损,遂成三阳三阴,与泰否为同类卦。泰否以乾坤合成,阴阳未交,刚柔未错,损益则与咸恒同体,二气交错之后,而损益又与咸恒异者,咸恒阴外阳内,阳在阴中,损益刚外柔内,坤
  • 益卦
    宣圣讲义 益与损往来皆三阴三阳。其义互见损卦中。损以下三爻。损而成上爻之阳。益则以上四爻。损而初爻之阳。是二卦皆一损一益。 惟损下以益上。与损上以益下殊。则两卦之名。由于爻之互易。损以三益上。益以四益初;是损由下而上。至上则极。益则由上而下。至初则反
  • 夬卦
    夬卦。兑上乾下。 宣圣讲义 夬上兑下乾。为五阳一阴卦。与天泽履同体。而上下异。柔为刚所决。故名夬。而夬字有数义。一则决也。如水之决流。一则抉也。如力之抉物。皆有推而去之之意。为其势甚盛。其行甚速也。故又为快。一快速也。以其行疾速。不复停留也。一快畅也
共有25360条信息516/552首页上一页12...515516517518...551552下一页尾页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