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春节习俗的地域差异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04日 16:55:20 作者:网络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大国,有着悠久、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在过春节的时候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千姿百态的民族风情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地域文化也是不同的。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春节,又日来临,我国汉族人民和许多少数民族都以各自的方式举行盛大而饶有兴趣的庆祝活动,来欢度这一佳节,而另一些少数民族则还有自己的传统年节,且时间、习俗各异汉族过春节L:从腊月初八开始,腊八粥的香味,最先使过年的气氛在家家户户呈现出来。腊八粥的配制别丰富:红枣、栗子、薏仁米、花生、芝麻、核桃仁、松子、杏仁、杂豆瓣及五颜六色的各样果脯,远远不止八种。亲朋好友之间,还有互相馈赠腊八粥的习俗。另外,祖国南北在腊八粥的内容中也有一些差异。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儿”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家家户户都郑重其事地举行祭灶仪式。据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供玉皇据以赏罚,于是,百姓们供上红烛、糖瓜,企企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据说七天以后大年三十晚上,他还要与众神同来人间过年,届时各家则举行“接神”、“接灶”仪式。
腊月二十四,为“扫房日”,此后家家户户焕然一新,各店铺、百姓人家,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家富人宁,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
除夕这天,祭祖、接神、接灶、好不热闹。大家已不再劳作,游子们千里迢迢,也要赶回来,合家欢聚一堂。北方人包水饺,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取其吉祥如意的好征兆。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尽情娱乐。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四面八方鞭炮齐鸣,欢庆活动进入高潮。初——大早,热热闹闹的拜年便拉开了序幕。
蒙古族的“白月”:蒙古族过春节叫“白月”,蒙古语称“查干萨拉,所以把岁首正月称为”白月“,白月元旦也被称为”白节“。
蒙古族也以农历正月初一作为”春节“,过春节分”送旧“和”迎新“。送旧是腊月二十三清洁卫生、打扫家室,到傍晚开始词,祝福家人幸福。蒙古人认为”火“代表着一个家族的传宗接代、兴旺发达。
腊月二十三以后,就准备过春节”迎新“。家家户户准备各色蒙古族风味食品。年三十这一天最热闹,全家喜换新装,欢聚一堂,上午上供祭佛,蒙古人家中都没有佛柜;晚上,开始祭祖先,在院外平旷之地,铺好新毡,摆上酒、菜、肉,长辈口中高声念诵高祖、曾经的名字,把酒一盅盅不断地撒在地上、撒向天空,祭祖之后,全家上度,晚辈向长辈敬酒,为其送旧迎新。接下来便是通宵达旦举家欢度。新春一到,便摆桌上度向老人、长辈跪拜敬酒。初一这天,不论男女,见面第一句话就是问候“新年好”、“过年好”。并带着哈达和酒到亲戚家拜年。
藏族的“跳神会”:藏族人民按照自己有历法过藏历年,一般在汉族春节过后的几天里。藏族隆重、盛大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秦下,高歌狂舞,以示去旧迎新,祛邪降福。
侗族的“打同年”:这项活动,有些像汉族过年的“团拜“,不同的是侗族以歌舞相拜会。庞大的:“团拜”队伍,载歌载舞到达一个村寨时,该村寨的妇女排成认伍,用唱歌的形式提出各种问题,队伍中的人也要用歌声作答。侗族民歌“限、耶堂”大多在春节期间演唱,是一促唱跳结合的集体歌舞,无乐器伴奏。“耶堂”节奏欢快、热情奔放。届时男女队,男队手换手围成圈,歌功颂德时速度快捷,舞时摇手顿足,歌声洪亮,雄浑有力;女队同样围成圈歌舞,动作却轻柔幽,声调悠扬,明朗动听。
基诺族的“特毛且”:“特毛且”是基诺族的传统年节,意为“过大年”,是基诺人最隆重节日。每年夏历春节前后举行,具体日期各寨不一,由各村社长老“卓巴”(寨父)、“卓生”(寨母)测定。届时长老敲响其家独有的大鼓,宣布新年开始,村社男女老幼便涌向长老家庆贺。家家户户端出提前酿好的米酒,摆上丰盛的食品,还要邀请附近要寨的亲戚朋友前来欢度新年。当天晚上,全寨人聚集于广场,燃起篝火,有长老和歌手领唱史诗,其场面颇为壮观。青年男女对歌欢舞,通宵达旦,兴尽而散。
此外,还有土家族的“赶年”、壮族的“晚年”、水族的“端节”等等。各族人民虽以不同习俗欢度新年,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美好愿望:企盼来年幸福、吉祥、万事如意!
- 上一篇: 完整图说秦朝疆域变迁图
- 下一篇: 揭秘世界上不同地域的过年习俗
热门标签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