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赶尸之谜 湘西现在还有赶尸团队?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05日 16:33:00 作者:网络
湘西赶尸一直都是苗族当地的特色之一,是属于当地独有的巫文化。湘西赶尸人在清朝的时候,流传的最为广泛。那么关于湘西赶尸之谜,湘西赶尸真的存在吗?带着疑问,接下来就和小编在可怕事件中一起来往下看看吧!
在中国,早至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1万多年),人们就已经萌生了“入土为安”的观念。直至今日,土葬依然是我国最常见的丧葬方式。然而,对于客死他乡的游子,“落叶归根”可能只是种奢望了。不过,在湖南,传说有一种特殊的方法能实现这种奢望——这就是“赶尸”,如果在搜索引擎里,输入“赶尸”两个字的话,绝大部分的搜索结果都会指向一个具体的地名:湘西。
湘西赶尸的传说,与苗族是分不开的。相传数千年前,苗族的祖先蚩尤率军在黄河边与敌军作战。战事结束后,部队需要撤往后方,在抬走所有伤员后,战场上留下了不少战死的士兵遗体。蚩尤不忍将同胞尸首抛之荒野,但要将全部尸首抬走则人手不够,因此央求随军的军师让战逝者回归故里。军师心生一计,让蚩尤手持符节在前引路,跟在蚩尤高擎的符节后面,规规矩矩回到了家乡。这就是赶尸的最早传说。
赶尸传说原本只流传在湘黔一带,后来渐渐为外人所知。近年来,随着盗墓类小说的流行,赶尸也成为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话题,赶尸的一些禁忌和规矩广泛传播开来,例如“三赶三不赶”的说法(被砍头的、受绞刑的、站笼站死的可以赶,病死的、投河吊颈自愿而亡的、雷打火烧肢体不全的不能赶),“赶尸旅店”的传说(只接待赶尸人和遗体,大门昼夜不关)等也逐渐为人所知。赶尸人手摇铃铛,领着一串遗体前行,提醒夜行人避开,通知有狗的人家把狗关起来,一路手撒纸钱款款而来的形象,不知出现在多少人的噩梦中。
那么,湘西赶尸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在博闻网的这篇文章里,我们将会了解到对赶尸的常见几种解释,以及了解为什么赶尸这种习俗只出现在湘西。
关于赶尸的解释很多,大致来说,有如下几种:
这种倾向于神秘主义的说法认为,在某些书籍和传说中甚至列出了详细的做法。例如有些资料中提到,僧人要用辰砂(朱砂的一种,其中以湘西辰州即现在的沅陵出产的质量最好,所以叫辰砂)放在逝者的脑门、背心、心窝、手心、脚心七处以镇七魄,填入耳鼻口以封三魂,再用神符压住并用五色布条绑紧,并且用神符护住遗体颈部,遗体就会站起来随僧人离开,一路穿州过省夜行晓宿,直奔家乡而去。
这种解释是说,运尸人将遗体垂直地固定于两根竹竿上,像抬轿般运送遗体。具体的做法是将竹子在遗体腋下穿过,并将手臂紧紧捆绑在竹竿上。遗体穿着宽袍大袖的寿衣,遮挡住了竹竿,在夜里远远看来,就像是一队双手伸直在前行。加之竹子是有韧性的材料,在承载重物时会因竹竿弯曲受力而上下晃动,连带着,直立的遗体就像是在跳跃一般。
的确,这种造型和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尸十分相似。然而,在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电视节目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委员伍贤佑先生声称,他在1963年见过赶尸,遗体并不是伸直手臂蹦跳着前进的,而是垂下手臂,行走时如活人一般。并且,赶尸的僧人也并不总是两个人,很多时候,是只有一个人在前面领路,同时负责沿路撒下纸钱。
小结:湘西赶尸的事件一直都有流传,特别是在清朝的时期,流传的最为广泛。关于湘西赶尸传闻是一种咒,能够帮助客死他乡的人,根据这种形式而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自己家。
- 上一篇: 胆小谨入 南京各大高校恐怖故事
- 下一篇: 冥婚仪式 冥婚有哪些仪式揭秘
热门标签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