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传统乐器的传说简介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31日 10:09:21    作者:网络

  中国的乐器文化历史悠久,每一种乐器,都是一种文化,在古代,很多关于乐器的传说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正是有这些传说,才让大家把乐器文化了解的更加的透彻。一起欣赏下中国乐器文化之乐器传说。

中国乐器文化

  古筝的传说
  相传,早在两千多年前,秦国就已经有筝了。那么筝又是怎么来的呢?这里可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当时,秦国有一种乐器叫瑟。有个叫宛无义的人,弹瑟的技艺非常高,他的两个女儿也非常喜欢弹瑟。有一天,姐妹俩都争着到父亲那里学习弹瑟,姐姐跑得快,先把瑟拿到了手里,妹妹哪里肯让,赶忙跑过去,双手抱住了姐姐手中的瑟。两人你拉我扯,互不相让。忽然,“咔嚓”一声,瑟被掰成了两半。父亲闻声急忙赶过来,不由得愣住了:只见姐姐手中的一半是十三弦,妹妹手中的一半是十二弦。他又急又气,忙把两个女儿手中的瑟拿过来,他唉声叹气地左摸摸,右看看,用手指把弦一拨,让他吃惊的是,两半瑟竟发出了更好听的声音。宛无义早忘了责备女儿,他把半边瑟分别作了些修缮,结果这半边瑟倒比原来好弹,也好听了!他欣喜万分,就把这“二女相争,引破为二”的瑟,叫做“筝”。

  三弦的传说
  很早以前,傈僳山寨有个孤苦伶仃的男孩,父母双亡,生活艰难困苦,为了糊口他常到山上打猎和采摘野果充饥。有一天,他在树林中听到了三种鸟雀悲哀的啼鸣,它们互相呼应,好像在相互倾诉。凄凉的鸟鸣使孤儿非常感动,他盼望着也能像鸟儿一样向亲人诉说自己悲惨的身世。于是,他就用山上生长的枯树干,分别仿照三种鸟雀的头、尾、腹做了一支琴,并模仿三种鸟雀不同的叫声配了三条琴弦,做成了傈僳人的第一支三弦琴。它就是今日的傈僳三弦。

  巴乌的传说
  巴乌是云南地区彝、哈尼、傣、瓦、布朗等民族间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吹奏乐器,关于它的由来,也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古时候,哈尼山寨有一位美丽聪明的姑娘,不仅有月亮般美丽的容貌,还有如山泉般甜美的歌喉。山上的恶魔听到了她的歌声,就将她掠走,强迫她为自己唱歌取乐。姑娘拒绝了。恶魔勃然大怒,当即割去了她的舌尖。从此姑娘成了哑巴,再也无法唱歌,十分痛苦。她走进深山,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寻找一种东西能代替她的舌尖,使她能重新唱歌。最后她选用薄薄的竹片,嵌在一节挖了长方缺口的竹管上做为舌簧,轻轻一吹,顿时发出了优美醇厚的声音。从此树林中每天都传来动听的乐声,那是姑娘在用竹叶传达心中的哀思。

  这种简朴的乐器后来被称为“巴乌”。

  冬不拉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广袤的阿尔泰草原上,生活着英勇慓悍的哈萨克人。小王子冬不拉,生性善良,多才多艺。他用最好的松木制作了一把新的乐器。它有两根弦,左手按弦,右手弹拨,发出的声音就像流水淙淙,松涛低吟。这时草原上出现了黑熊,无数勇敢的哈萨克武士都死于黑熊凶残的利掌。冬不拉决心去为草原除害。在悬崖边,冬不拉与黑熊展开了生死搏斗。冬不拉机智地冲上去,用剑直刺熊的眼睛。顿时鲜血飞溅,受伤的黑熊长嚎一声,扑向冬不拉,人和熊一起坠下无底深渊,同归于尽。

  部落的人们听到冬不拉牺牲的消息,都悲痛欲绝。突然,空中传来一阵悦耳的琴声,那是冬不拉帐壁上挂着的乐器自己发出的声音。

  从此以后,这件乐器被哈萨克人称为“冬不拉”。每当哈萨克人歌唱快乐的幸福时光,歌颂丰收的喜悦,歌唱美好的爱情,就会弹起心爱的冬不拉,怀念起那位善良勇敢的王子。

  高山流水觅知音
  在汉语中,“知音”这个词,表示彼此了解的好朋友。这个词的来历和一个古琴的故事有关。

  春秋时期,有个叫俞伯牙的人擅长于弹奏古琴,但是没什么人听得懂他弹的乐曲。有一次,俞伯牙在一座山中弹琴。有一个叫钟子期的樵夫正好路过,听到琴声,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俞伯牙弹了一首表现高山的曲子,钟子期在一旁听后频频点头:“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无比的山啊!”他又弹了一首曲子,钟子期听后,又在一旁击掌称绝:“浩浩荡荡,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样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钟子期就能完全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两人约好第二年再相会论琴。可是第二年伯牙来时,得知钟子期不久前已经去世了。俞伯牙于是摔破了自己从不离身的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小结:传说故事一般都是可以让人记忆深刻的,乐器很多都认识,但是对于乐器的了解,那是少之又少,所以可以通过一些故事来了解乐器。

  你可能还喜欢:
  独特的傣族的传统乐器简介
  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有哪些
  独特的新疆的传统乐器有哪些
  盘点少数民族苗族传统乐器

展开阅读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