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筝文化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9日 17:45:27    作者:网络

“风筝”寓意佳,有放飞梦想的意思。中国自古以来,人们就有放风筝的习惯。而风筝最早是兴起于隋唐,那时候没现在这么高科技,用的是纸糊风筝,取材简便,价值也低。深受老百姓们喜爱。那么,中国风筝的文化又是什么怎样呢?下面小编已为你整理出来,一起去看看吧。



风筝起源于中国春秋时代,至今已有2000余年。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中国风筝问世后,用途曾有过多次转换。很快被用于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

到了唐代(公元618~907年)中期,社会进入了繁荣稳定的发展阶段,风筝的功用开始从军事用途转向娱乐,同时由于纸业的发展,风筝的制作材料也由丝绢转而开始使用纸张。风筝逐渐走向民间,类型也丰富起来。

宋代(公元960~1279年),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当时由于文人的参加,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由于社会上对风筝的需求,制作风筝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明清时代(公元1368~1911年)是中国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清风筝在大小、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和放飞技艺上都有了超越前代的巨大进步。当时的文人亲手扎绘风筝,除自己放飞外,还赠送亲友,并认为这是一种极为风雅的活动。近年来,中国的风筝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放风筝开始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和健身娱乐活动普及起来。

中国风筝技艺
中国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超的技艺,这点早已为世人所公认。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扎、糊、绘、放。简称四艺。简单地理解这四艺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但实际上这四字的内涵要广泛得多,几乎包含了全部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内容。如:
扎包括:选、劈、弯、削、接。
糊包括:选、裁、糊、边、校。
绘包括:色、底、描、染、修。
放包括:风、线、放、调、收。

中国风筝以细竹扎成骨架,再糊以纸或绢制作而成。传统的中国风筝工艺包括扎、糊、绘、放四种技艺,扎即要达到对称,使风筝左右两侧的受风面积相当;糊即要保证整体平整,干净利落;绘即要做到远眺清楚,近看真实的效果;放即要依据风力调整提线角度。风筝的种类主要分为硬翅和软翅两类,硬翅风筝翅膀坚硬,吃风大,飞的高。软翅风筝柔软,飞不高,但飞的远。在样式上,除传统的禽、兽、虫、鱼外,近代还发展出了人物风筝等新样式。中国地域辽阔,风筝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出许多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种类、样式和流派。其中以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四川、广东所制的风筝最为著名。

风筝的艺术流派
中国的风筝艺术;不仅因民族文化传统的悠久而源远流长,而且团地域文化的丰富多采而各有千秋,它与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地域、各个民族的音乐、舞蹈、戏剧、民俗、宗教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遍布全国各地的风筝艺人和各行各业风筝制作者不同的生活阅历、不同的文化层次以及不:同的知识结构,在风风筝制作中,便形成了百花齐放的艺术体系和风格各异的流派。

唐宋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成为人们的娱乐的玩具。

中国的风筝从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它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我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人们喜闻乐见。

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风筝,一直融入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受其熏陶,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这种吉祥寓意之处:“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吉祥图案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它因物喻义、物吉图案,将情景物融为一体,因而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例如一对凤鸟迎着太阳比翼飞翔的图案,称为“双凤朝阳”,它以丰富的寓意、变化多姿的图案,体现了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幸福的追求。

中国吉祥图案内容丰富,大体有“求福”、“长寿”、“喜庆”、“吉祥”等类型,其中以求福类图案为多。

求福:
人们对幸福有共同的追求心理。其它的取其寓意的风筝有:“福中有福”、“福在眼前”、“五福献寿”、“五福捧寿”、“福寿双全”、“五福齐天”、“五福献寿”等,周代《洪范》篇载“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攸好德”谓所好者德,“考终命”谓善终,不横夭。按五福寓意,福已包含富和寿。其他的求福吉祥图案还有“鱼”和“如意”(如意原是竹木制的搔杖,专搔手够不到的地方,因能尽如人意而得名)。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与风筝有:“连年有鱼”,“喜庆有余”,“鲤鱼跳龙门”,“百事如意”,“必定如意”,“平安如意”等。

长寿:
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寄寓和祝颂长寿的图案很多:有万古长青的松柏,有据说能享几千年寿命的仙鹤及色彩缤纷的绶带鸟,有据说食之可以长命百岁的“仙草”灵芝和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西王母仙桃等。追求和表达长寿的“寿”字有三百多种字形,变化极为丰富。源于佛教的“万”字纹样,寓“多至上万”之意。在沙燕风筝中,腰部的图案就多为回转“万”字纹样。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与风筝有:“祥云鹤寿”,“八仙贺寿”等。

喜庆:
表达人们美好、愉快、幸福的心情。喜字有不少字形,“喜喜”是人们常见的喜庆图案。喜鹊是喜事的“征兆”,风筝中有“喜”字风筝,“喜喜”风筝碰等,与此有关的风筝和吉祥图案有:“喜上眉梢”,“双喜登眉”,“喜庆有余”,“福禄寿喜”,“双喜福祥”。喜庆图案颇具情趣的还有百蝶、百鸟、百花、百吉、百寿、百福、百喜等图案,如“百鸟朝凤”。寓间美满婚姻、夫妇和谐有鸳鸯图案风筝等。

吉祥:
龙、凤、麒麟是人们想象中的瑞禽仁兽。龟在古代是长寿的象征,后来以龟背纹代替。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关于龙的话题,中国是个尚龙的国家,在我们国家里龙是有着特别的意味,龙有着鹿的角,牛的头,蟒的身,鱼的鳞,鹰的爪的神奇生物,被视为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以瑞禽仁兽及其它物象构成的传统吉祥图案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彩凤双飞”,“百鸟朝凤”等。中国传统风筝——龙头蜈蚣长串风筝,尤其是大型龙类风筝,以其放飞场面壮观,气势磅礴而受人喜爱。

中国的风筝文化渊源流长,看完此文,你是否会起了放风筝的念头呢?想想,在草长莺飞的烟花三月,畅跑于茵茵绿地,让风筝奔向天空,那画面真美。而我们对风筝之所以怀着美好的情怀,或许还与“牵挂”有关吧!风筝是幸福的,因为有人在牵挂它。我们不也渴望被牵挂吗?

展开阅读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