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的节日介绍_京族特色节日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18日 13:55:41    作者:网络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文化更是五颜六色,因为我们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不一样的,生活在中国南部的少数民族京族有着传统的渔业发展,那你知道京族都有一些什么节日呢?看看下面的文章你就知道了。

京族
  京族节日
  京族节日大多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

  京族春节
  除夕时,家家户户都把过年的菜肴煮好,过节期间不再做饭做菜。京族人认为,凡过节都要祭祖。除夕下午,全村人都集中到哈亭供奉茶水祭拜祖先,因为哈亭内立有各姓祖先的牌位,各自回家后再拜自家的祖先。京族人在正月的初一和十五,忌讳别人进门借火,借盐,如果借了则意味被借人家里的钱财会被别人扯去。初一清晨,大家纷纷拿香烛跑到井边祭祀并“买新水”.初二开始可外出走亲访友和拜年。十五日为“过小年”,这天要准备鸡、肉、鱼三牲再次祭拜祖先,十五日一过,春节便告结束。

  唱哈节
  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防城各族自治县的京族,过去主要从事近海捕捞,以渔业、晒盐业、农业为生。在他们的村寨中建有哈亭,供奉传说中曾鼓动群众反抗压迫的歌仙和“镇海大王”及各姓祖先的神位。每年定期在这里过传统的“哈节”,又叫“唱哈节”,是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唱哈,京语为“唱歌”之意。当地各岛的节期时间不一,万尾岛,巫头岛在农历六月初十,山心岛在农历八月初十,而红坎村在农历正月十五日,但节日活动基本相同。

  哈节的主要内容是祭神、祭祖、乡饮、唱歌。相传,早在七八百年前,因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京族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后来有一位姑娘以传歌为名来到岛上,鼓动人民起来造反,争取自由。因为姑娘有一副动人的好嗓子,后来京族人为纪念她便建造了专门的“哈亭”供奉她的神位,并在哈亭中定期举行歌节,一直沿续至今。哈亭是京族聚会的场所,兼有神庙、祖祠、乡饮堂、歌堂的功能。节前,大家都抓紧完成农活及家务,大力美化环境,将“哈亭”装饰一新,迎接节日来临。哈亭正堂内供奉有镇海大王像和本地各姓祖先灵位,两侧有三级台阶,供人们坐着听唱歌。节日前一天,要举行迎神入哈亭的仪式,并举行撵象活动,没有大象只好以猪代象,绕哈亭三圈,然后将猪杀掉,用其八斤肉敬祭神灵。过去,祭神前还要进行斗牛,不论胜负,一律杀死吃掉。祈神祭祀在一派庄严气氛中进行,主祭人要念祭词,以祈求神灵祖先保佑后人人畜平安,五谷丰登。祭祀完后,一边欢宴一边唱哈。“唱哈”是节日最隆重的活动,固定在“哈亭”举行。哈亭正堂两旁筑有台阶,过去由成年男子依年龄长幼,辈分大小及捐钱多少分高、中、低和白丁、夫力五个不同等级。按等级高低在台阶上下就座,一边欢宴,一边听哈妹唱,而妇女不能人席。现在已有变化,不再有等级的划分。唱哈一般有三人出场表演,一男歌手称为“哈哥”专门负责操琴伴奏,两位女歌手俗称“哈妹”,轮流演唱。主唱哈妹在亭中间,手拿两块竹片,边唱边敲击,伴唱哈妹坐在旁边地上,配合节奏敲击竹梆,主唱累了,伴唱者替换,哈哥持琴根据曲调伴和,歌声清亮柔和。歌唱内容大多为京族民间故事如《琴仙》、《十三哥卖鬼》、《京汉结义歌》、哲理歌、情歌等。哈节是祭神、娱神的节日,更是娱人的节日,如今这一节日基本取消了迷信色彩,主要为娱乐活动。哈节还是青年们交友的节日,夜幕降临后,他们踏着月光来到海边以民族特有的“踢沙”和“摘木叶”等形式试探爱情和回报爱意,然后,情歌伴着他们度过快乐时光。哈节期间还进行斗牛活动。节日活动持续三天,送神为最后的仪式。哈节还是民族团结的节日,各家各户盛情款待慕名前来的兄弟民族的朋友,使哈节洋溢着团结的气氛,成为我国京族一年之中最重大的传统节日。

  海神祭
  广西壮族自治区京族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举行,节期为五天。

  届时,当地京族举行隆重的做“年晚福”仪式,焚香设供,行祭祀之礼,祈求海神保佑来年出海捕鱼平安,满载而归。

  京族居住在广西东南的北部湾地区,以渔业为主。过去,由于捕鱼工具简陋,作业方法落后,缺乏科学知识,海洋上天气又风云变幻,他们便把生产上的成败寄托在神灵是否庇护上。所信奉的神抵大多与海洋有关,如“海龙王”、“镇海大王”、“海公”、“海婆”等,关于“镇海大王”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很久以前,在白龙尾一个大石洞里,有一条很大的蜈蚣精,所有船只经过这里,必须献一个人给蜈蚣精吃,否则,蜈蚣精就出来兴风作浪,长期以来,娱蚁精成了这一带的大祸害,不知吞食了多少渔民,击翻了多少船只,以致渔民们都不敢出海了,因为出海打鱼一定要经过白龙尾,但是渔民们不出海打鱼又无法生活,所以这一带人民的共同愿望就是铲除这害人的蜈蚣精。

  有一天,一只渔船停泊在白龙尾附近的海边,渔民们都为即将通过白龙尾而发愁。这时,一位老翁抱着一个大铁瓜走过来要求搭船,他态度镇静从容,大家见这位老人不怕灾祸,也就壮着胆子开船了。

  当船驶进白龙尾时,渔民们帮着老人架柴烧火,开始将大铁瓜烧热,在刚烧到铁瓜通红时,蜈蚣精张着大口出来了,老人立即把烧红的铁瓜投入蜈蚣精的口中,蜈蚣精就被烫死了。

  长期祸害渔民的蜈蚣精死了,渔民们可以平安地在海上捕鱼了,每次渔船驶过白龙尾时,人们都怀念着这位勇敢的老人,传说他就是专门保护渔民的镇海大王。

  以后渔民出海打鱼都要祭奠他,如果遇到与渔业相关的事,也要祭祀,如在未下水前和捕鱼季节的始末,新渔网织成或新船造好,需要准备祭品往海边祭神,如果海产欠收,也需到海边拜祭。这些活动一般都不请“师傅”(京族群众对执行法事的道士的称呼)作法,只是各家各自拜祭即可。如果某家渔业失败,必定是有野神作怪,这时,须请“师傅”来作法。届时“师傅”手持一根通红的火把,口含一口生油,一边作法,一边喷洒生油,俗称“过油锅”,这便能驱除野神,使渔业得丰收,保佑人畜平安。有的地方在“唱哈节”的前一天,将“镇海大王”

  接人哈亭供起来;有的地方则在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到二十八日,举行隆重的做“年晚福”,这些都是向海神祈求,保佑海上平安,渔业丰收。

  节日的时候便是大家放下手中的农活,开心的穿上盛装举办活动,但是由于近年来现代发展和历史发展有所冲突,京族的很多节日都在慢慢的消失。

  你可能会喜欢
  京族婚礼古代加现代有什么特色?
  京族历史发展_经历多少风雨走到今天
  京族服饰特点介绍_男女老少怎么穿
  京族三岛的历史发展故事是怎样的?
  学习京族渔业为什么发展的这么好?

展开阅读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