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族文化该如何传承下来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28日 15:44:18 作者:网络
基诺族是我国一个人口比较少的民族,基诺是他们本民族的简称,拥有自己的语言。基诺族发祥在很久以前,他们的文化是民间的口口相传,以这种方式传承下来。就是这样一个民族,非常吸引着我们的兴趣,关于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有什么特性,都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个这个神秘的民族吧!
基诺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及勐旺、勐养、勐罕等地,勐仑、象明等地也有少量基诺族散居。基诺族是云南省人口较少的7个特有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没有文字,通用汉语。关于基诺族的族源,有土著说和南迁说两种。
相传基诺族的发祥地是“司杰卓米”,它是云南省景洪市基诺山东部边缘一座海拔近1440米的高山,现在称为孔明山。如今,基诺族的阿哈、阿希两支系,以及居住在景洪市勐旺乡补元行政村的乌优支系,回顾其祖先迁徙路线,都不约而同地把发祥地指向这座高山。这说明在很早以前,基诺族的先民就生活在基诺山及周围地区。
基诺族定居在基诺山之初,可能还处在母系社会发展阶段。传说最早居住在“司杰卓米”的是一个寡妇,生了七男七女,兄妹互相结婚,后来人口繁衍,便分化出两对寨子——可以通婚的两对氏族集团。第一对寨子是词通和曼锋,词通是“父寨”,曼锋是“母寨”,往后他们又发展出曼雅、窝庄、回真、生牛等十个儿女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基诺山的前半山。另一对寨子是曼坡和曼飘,曼坡是“父寨”,曼飘是“母寨”,其繁衍的儿女寨有竜帕、莫羊、炸共等九寨,是基诺山的后半山。
关于两对父母寨的世系已经不得而知,但子女寨的世系还可以获得。据1958年调查,曼雅寨是词通寨分出来的“大儿子”,若以25年一代计算,曼雅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后半山的曼卡寨分离出来的时间较晚,也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从曼雅等寨父子连名的情况看,这些子女寨在建寨时已确立了父权制,也就是说至少在300多年前,基诺族已从母系时代发展到了父系时代。18世纪中期以后,以血缘为基础的父系制家庭公社仍在继续发展,到19世纪末,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部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家庭经济出现,父系制家庭公社向农村公社过渡。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仍顽强地保留着氏族血缘关系的纽带,各儿女寨还要到父母寨去举行一年一度的祭祖仪式。照惯例,父母寨的“寨父”、“寨母”(均系男性头人)每三年要巡视子女寨一次,届时儿女寨的人们要出门迎送,组织隆重的祖传仪式进行欢迎,热情招待。
在另一传说中,基诺族的祖先是诸葛孔明南征部队的一部分,因途中贪睡而被“丢落”,这些人后来虽追上了孔明,但不再被收留。基诺族的祖先迁徙时曾经过昆明和玉溪,后又辗转至西双版纳的勐遮和勐养,最终定居于基诺山。基诺族的巫师为去世的人送魂,也都送往北方。
据现有的资料看,基诺族最早的隶属关系可以追溯到1160年,叭真统一勐泐各部落,建立勐泐景龙金殿国,此时的基诺山即为叭真王族的世袭领地。元朝在云南设置行省之后,西双版纳纳入元朝的统治范围。明朝改置车里军民宣慰使司,土司统治一直沿至清代,基诺山隶属其辖地。清朝鄂尔泰任云南总督时,为开拓西双版纳,于雍正七年(1729年)实行改土归流,基诺山隶属普洱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廷委任基诺族首领为“攸乐土目”,作为代理人直接管理基诺山区,后来基诺山区长期受傣族封建领主管辖。民国年间,国民政府曾将基诺山归勐养乡管辖,后又推行保甲制,在基诺族上层头目中任命保长、甲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勤劳的基诺人重建家园,迅速恢复经济、发展生产。1956年,基诺山被定为“直接过渡区”,即不经过民主改革而建立合作社,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并结束了原始农村公社制度。如今基诺族的社会经济正在经历跨时代的飞跃,进入更快的社会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基诺族文化开始出现断层,当地人对于文化的继承都有了一点担忧,掌握文化的人更少了。一些有识之人也在尽可能的发展文化,保护跟传承自己民族的文化。
你可能还喜欢:
你知道基诺族特毛且是什么节日吗
基诺族服饰 多元化精神的体现
基诺族生育习俗 当地的生育习惯
基诺族节日 民间活动的丰富多彩
- 上一篇: 你知道基诺族特毛且是什么节日吗
热门标签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