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建筑具体都有哪些特点?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1日 14:04:42 作者:网络
羌族是中国的特色的传统民族,羌族拥有着非常多的传统特色艺术文化,比如羌族的建筑就是羌族的特色之一。那么关于羌族的建筑,具体都有哪些的特色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往下看看吧!
羌族建筑
羌族的建筑风格都是属于石材为主的,他们的建筑不像是其它的少数民族以木材为主,他们平时的建筑都是用石材制作的。羌族的建筑融合了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融入了游牧的民族的,很多都是干栏式。
羌族建筑在对游牧民族帐幕式的继承上,体现为其室内至今还完整保留中心柱的结构形式,且羌人已将中心柱演化为室内空间中的精神之柱。这种表现形式,与羌族的历史经历关系密切。羌族先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西北迁移至岷江上游,虽然生产方式由游牧转为农耕,但很多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仍然被保留下来,成为羌族文化中的鲜明特色。
羌族文化结构多元,受汉文化的影响尤为深刻。定居岷江上游之后,羌族建筑在保留一部分游牧民族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建筑形式进行了适应性的改造,如帐幕式穹顶结构,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更主要是因为穹顶结构在中原汉族的主流文化中已成为统治阶级权力、秩序、等级的象征,于是羌族转而务实地选择了窑洞式的平顶结构形式。
羌族群体建筑为一体化的布局,单体建筑的布局,则呈外部封闭,内部开敞的院落形式,合理有序,不仅受四川盆地汉区穿斗木结构四合院的影响,还有仿造北方四合院形制的痕迹,并且,羌族的“四合院”在汉族四合院形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向空中发展,形成了具有羌族特色的退台式四合院样式。
羌族建筑以碉楼、石砌房、索桥、栈道和水利筑堰等最着名。
碉楼
羌语称碉楼为“邛笼”。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冉駹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是用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一般多建于村寨住房旁。碉楼的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形状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碉楼的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县羌族乡永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
民居
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呈方形,多数为3层,每层高3米余。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再压盖黄土和鸡粪夯实,厚约0。35米,有洞槽引水,漏雨雪,冬暖夏凉。房顶平台是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老人游戏休歇的场地。有些楼间修有过街楼(骑楼),以便往来。
溜索
羌族地区山高水险,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创造了索桥(绳桥)。两岸建石砌的洞门,门内立石础或大木柱,础与柱上栓胳膊般粗的竹绳,少则数根,多则数10根。竹索上铺木板,两旁设高出桥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
栈道
栈道有木栈与石栈两种。木栈建于密林,铺木为路,杂以土石;石栈施于绝壁悬崖,缘岩凿孔,插木为桥。
掘井
羌族的石匠至今都还有流传,很多羌族当地人在农闲暇的时候,羌族一般都是生活在羌族都江堰地区。羌族在当地生活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现今当地还是会有很多的关于当地的特色智慧的存在。
小结:羌族的建筑是融入了游牧民族的帐幕式,这种建筑和羌族的历史有密切的联系的,羌族的有一部人是从西北迁移过来的,所以有一部分建筑按照他们的风俗来建立的。羌族最着名的就是碉楼,碉楼一般都是战争当时建立的。
- 上一篇: 羌族碉楼是如何建成的_有哪些作用?
- 下一篇: 羌族主要居住地在哪里?
热门标签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