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盆节活动历史的相关介绍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4日 16:54:01    作者:网络

  盂兰盆节在我国也称之为鬼节,最早是起源于印度的一个节日,后经过传播流入我国,在我国梁朝的时候兴起。盂兰盆节是人们报答父母的节日,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在历代的发展中,盂兰盆节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于是就有了盂兰盆节的传统。那么你知道盂兰盆节的相关知识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盂兰盆节活动历史的相关介绍
  农历七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盂兰盆节。据《佛说盂兰盆经》的记载,“盂兰盆(ullambana)”是梵语乌蓝婆拏。盂兰,译作“倒悬”,盆是指供品的盛器,所以,“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

  佛祖启示目连救母
  盂兰盆节法会以大目犍连尊者度母因缘为缘起,为解一切众生之倒悬,度脱无始以来的亡灵有情、父母师生,令其得以福资增长、善根增长、法缘增长,乃至成就菩提。目犍连尊者曾经为了救度母亲而于此日斋僧,沿传至今,每到农历七月十五日,佛弟子恪遵佛制,举办盂兰盆法会,打斋供僧,七世父母得以脱离恶道。佛教界更将此日订为“僧宝节”,以“供僧大会”来表达对僧众的恭敬供养。

  这种仪式最早从南北朝时代目连救母的功德法会中开始流行。西晋时,《盂兰盆经》被译成汉文,因为它所提倡的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和儒家传统的孝顺父母的思想相符,普受君王的赞扬和重视,并在中国广为流传。据《佛祖统纪》记载,梁武帝即开始设坛举行盂兰盆法会。自此往后,历代帝王臣民多遵佛制,兴盂兰盆会,以报答父母、祖先恩德。

  盂兰盆节谢亲恩传统
  唐代宗李豫每逢七月十五日,都要在宫中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城中的寺院也要备办供品,陈列于佛像之前,十分虔诚。

  宋朝儒释道三教合流,与道教中元节的祭祀亡者灵魂、儒家祭祀父母祖先等活动结合,构成中国乃至东亚文化圈的一系列祭祀活动,七月十五这一天已演变为民间的祭祖日,家家祭祖亡亲,并且盛行放河灯超度孤魂野鬼活动。

  到了清代,对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的祭奠活动,更为重视,各地寺、院、庵、观普遍举行盂兰盆会,并在街巷设高台诵经念文,放焰口,演《目连救母》戏,有的还有舞狮、杂耍等活动,夜晚还把扎糊的大小纸船,放入水中,点火焚化,同时还点放河灯,称之谓“慈航普渡”,十分热闹。除外,当时各家各户,都要在门外路旁烧纸钱,以祀野鬼。

  盂兰盆节由于佛教的指示,人们要救赎去世的人,帮助他们,使他们脱离苦海,盂兰盆节的超度大会也由此诞生。盂兰盆节一直留存在人们的心中,一种的韵味不从而知,让我去纪念这个节日吧!

  你可能还喜欢:
  日本盂兰盆节的活动方式都有哪些
  我国的盂兰盆节习俗有哪些
  盂兰盆节活动 平和安康的节日
  来拓展一下盂兰盆节的来历吧

展开阅读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