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座】豆瓣网创始人:杨勃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6日 11:41:00    作者:星の韵-风信子

狮子座】豆瓣网创始人:杨勃

杨勃,豆瓣网创始人兼CEO。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加入IBM担任顾问科学家,从事下一代磁记录设备的计算模型工作。2000-2004年,在北京参与创立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方面的创业企业Egistics,并担任首席技术官。2005年开始搭建豆瓣网,并在一年后成立公司。

姓名: 杨勃
别名: 阿北
职业: 豆瓣网创始人兼CEO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
主要成就: 创立豆瓣网

杨勃,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加入IBM担任顾问科学家,从事下一代磁记录设备的计算模型工作。2000-2004年,在北京参与创立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方面的创业企业Egistics,并担任首席技术官。2005年开始搭建豆瓣网,并在一年后成立公司。

其豆瓣主页自我介绍:

豆瓣的临时总管。现在多数时间在忙忙碌碌地为豆瓣添砖加瓦。坐在马桶上看书,算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间。我不但喜欢读书、旅行和音乐电影,还曾经是一个乐此不疲的实践者,有一墙碟、两墙书、三大洲的车船票为记。现在自己游荡差不多够了,开始懂得分享和回馈。豆瓣是一个开始,希望它对你同样有用。

豆瓣网创始人杨勃

06年开始,豆瓣的规模每年都增长四倍。早年豆瓣用户的相似度很高,大家推荐出来的书、电影、音乐都符合彼此的口味。但是现在用户的构成太多元了,一些人十分推荐的书,另一些人可能并不喜欢,好比在一本在物理界受到极高荣誉的书,在一个历史学家眼里并没有太大价值。豆瓣审视了自己“最核心的内容是围绕个人产生的”的原则,决定逐步采取“去中心化”决定,弱化豆瓣网的媒体特征。 至于具体的做法,杨勃会去掉一些公共内容,比如首页推荐。去掉这些内容后,网民想要了解好看的书、电影,好听的音乐,就必须注册为豆瓣用户,并提供自己的兴趣点。然后豆瓣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经过周密的算法后,向他们推荐书、电影、音乐。与此同时,“去中心化”更为豆瓣的二次融资提供了一笔巨大的财富:用户数量的提升和用户信息的提供。豆瓣去掉首页推荐后,许多网民就失去了“只看不注册”的这顿免费午餐。这么一来,游离于豆瓣外的500多万固定网民有望注册成为豆瓣的正式用户。用户提供自己兴趣点后,在得到豆瓣推荐的文艺产品的同时,也为豆瓣完成广告精准投放提供了必要条件。

豆瓣网在06年收到了IDGVC200万的天使投资后再无资金入驻。06年豆瓣和千橡互动交换股权一事,经杨勃证实为谣言。杨勃认为,融资的数量应该和网站的规模相称,豆瓣规模大了,正在准备新一轮的融资。“去中心化”给豆瓣带来的海量用户量和全面的用户信息,为融资提供了最好的准备。但是,“去中心化”带来的强制性用户注册和强制性信息提供,必然引起用户的流失,只是数量多少的问题。数量大,则对豆瓣来说是一个颠覆性的灾难。
“去中心化”所带来的,是一笔财富,还是一个灾难?只能交给时间去验证。

精准的广告投放

对于经营,杨勃没有太大的野心,不过他过去以无广告页面广受好评的豆瓣网,也许就要正式引入广告商业模式。 豆瓣网的传统盈利模式是:在每本书下悬挂不同的购书网站的logo和价钱。每次有用户通过豆瓣网的链接进入当当、卓越这样的大型网上商城购物,双方就会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进行利润分成。这样的盈利模式满足一个小作坊的运营不成问题。但是当豆瓣规模做大了,团队扩张,成本膨胀后,如此单一的收入渠道未必能够满足它的运营成本。加强商业化,是豆瓣扩张的内在冲动。

豆瓣传统的渠道收入日益缩减。压力首先来自网民的阅读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网民习惯于下载电子书,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开辟了免费在线看书的频道后,更多网民失去了对高价格的纸质书籍的购买欲望。网友阅读习惯由纸书向电子书的过渡,弱化了图书分成这种商业模式。其次各种返利网站对豆瓣网的盈利也造成了影响,许多“狡猾”的用户在豆瓣网看完翔实具有价值的书籍推荐后,通过返利网站进入网上书城,返利商城便可以得到一定百分比的提成。这些都削弱了豆瓣传统的盈利能力。杨勃已经找到了一条解决途径。他认为未来豆瓣会大部分靠精准的广告投放来盈利。图书比价功能对用户来说很方便,它的收入只是水到渠成的收入,未来将不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豆瓣已经开始尝试广告投放。例如《达芬奇密码》页面的右边就出现了“合作出版社推荐”《大象的眼泪》图文。豆瓣的广告是通过算法做到的精准投放。就如《大象的眼泪》新书广告绝不会出现在所有书籍的旁边,因为豆瓣事先通过算法算出《大象的眼泪》的爱好者和《达芬奇密码》爱好者的重叠度是最高的,然后将《大象的眼泪》广告投放到《达芬奇密码》页面上。

商业化与定位

广告营收的前提是广告投放流量要足够的大,豆瓣网下,书、电影、音乐的频道在豆瓣中的流量并没有期望中的大。反过来影响了精准投放的效果。如何将人气变为盈利从而收回成本,不仅涉及豆瓣的经营,同时也在影响豆瓣的定位。

一个功能很类似百度贴吧的“小组”频道,它的流量就占领了豆瓣总流量的三分之一。蚂蚁网总裁麦田在《豆瓣的真相》一文中估计豆瓣的小组流量甚至高达全站的70%以上。豆瓣网人气旺的万人小组的许多主题均是明星、养生、美容、服装等。豆瓣网的传播经理vivi小姐说,过去媒体对豆瓣的关注点集中在书、电影、音乐,近来媒体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了小组上,还有一个媒体专门做了一个“豆瓣国货化妆品小组”的报道。这些话题和书、电影、音乐没有太大的关系,小组里的火热讨论并不能反哺书、电影、音乐的流量。

理论上说,可以将这些热门话题涉及的产品提炼出条目,然后走书、电影、音乐的的商业模式。但是杨勃没有打算这些热门产品自立出类似书籍的条目,他认为这些东西种类太少了,并没有谁会从来没听说过某个手机的品牌。

因而对于百度贴吧引入了广告的做法,豆瓣还没有将这种商业模式引入小组中。因为它和豆瓣网“发现”的定位不一致。然而豆瓣要谋求发展必须解决融资的问题,因此第二次融资已经提上日程。

小团队基因

小团队作战是豆瓣的特色,豆瓣成立1年后只有2个人,成立2年后只有5个人。杨勃认为一个web2.0的网站不需要人来产生内容,团队人数和功能相称就可以了,他们就是搭一个舞台,用户在上面表演,并不是自己要跳上去表演。 豆瓣已上线第三年,团队里的人数有25个左右。只在一年冬天,杨勃到高校开招聘会,扩充了不少他自己满意的人才。对于刚刚搬动新办公室的豆瓣网,最多只能容纳50人。虽然队伍还在扩大中,但他不希望再搬一次家。

困境与成长的代价

豆瓣在未来面临着两个瓶颈问题。瓶颈之一,曾担任过联众、和讯、雅虎CEO的谢文先生在点评豆瓣网的时候说,以书会友很雅,但是不现实:现实生活中女大学生见了面就谈化妆品啊,男朋友啊,很少会讨论到书。书、电影、音乐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这是豆瓣要大众化的局限性。杨勃却认为豆瓣上会友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小组,不一定通过书。所有和生活有关的问题在豆瓣小组都会有讨论。但是杨勃并没有打算把化妆品、手机、服装这些热门产品归纳出类似书籍的条目。

杨勃很爱看书,豆瓣的员工每周都有一笔经费,为自己想买的书买单。对于一个有着浓郁书卷气的总裁来说,是否愿意下狠心将网站草根化对他自己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综观中国互联网,每个网络产品多少都带有国外成功先例的影子。腾讯QQ之于ICQ;百度搜索之于Google;校内网之于Facebook;淘宝之于ebay,……唯独豆瓣是一个例外。豆瓣刚开始没有抄袭其他网站,完全按照杨勃的构想来搭建框架,然而这也给正是豆瓣的第二个瓶颈所在。

一个完全创新的网站在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可能它没有对手。但是这也意味了它的无助,没有对比,则难以看到自己的不足;遇到困难没有前科可以借鉴,只能自己摸索、自己寻求解决的办法,并且,它无法预测每一个细微的变动将给未来带来怎样的影响。就如06年的时候豆瓣尝试过旅游版的开放。开放后却发现,它的发展轨道背离了豆瓣的初衷。豆瓣意在推荐中国新增的2万多个景点,但是实际上,豆瓣发现只有一些重度旅行爱好者会去关注这些不为人知的景点。另外,旅行这件事情最大的价值是在于咨询,比如交通、住宿而不是发现。所以旅游频道的开发就停滞下来了,已经隐藏在豆瓣网的一个角落。豆瓣一直在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尝试一些新的东西。

但是创新得太快也要付出代价,有些网友反映,过几天不上豆瓣就忘了某个按钮放在哪了。杨勃表示,豆瓣现在的重点任务就是框架的完善和结构的调整,希望在调整期把所遇到的问题尽快解决完。

展开阅读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