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文化与现代农业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01日 15:29:33 作者:网络
我们要时刻认识到传统农业的价值,在不遗忘中国传统的农业文化下,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原则,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继承、弘扬和创新新型的中国农业文化,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将中国农业文化发扬光大。
专家认为,目前,尽管现代化、大规模、集约式的农业生产在保障粮食数量安全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以高消耗、单品种、集约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和粮食质量安全问题,生态承载能力显着下降。此时需要人们更加正视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全面认识传统农业的价值,不能遗忘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而应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加以继承、弘扬和创新。
专家指出,农耕文化是人类社会由蒙昧走向文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摆脱纯粹依赖自然,走向以自己的意愿生活的起点,同时也是通向现代文明的桥梁,其内涵是应时、取宜、守则、和谐。中国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都严重缺乏的国家,也是农业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而中国传统农业之所以能够在自然资源禀赋很差的条件下实现几千年的持续发展,就是由于我们的祖先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摆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的关系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关系,强调在农业生产中做到“顺天时,量地利,用力少而成功多”,并一直秉承协调和谐的三才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辨土肥田的地力观、种养三宜(物宜、时宜、地宜)的物性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和御欲尚俭的节用观,这其中的思想原则和技术取向,特别值得今天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加以总结和借鉴。
专家提出,只有以市场需求和效益为目标,在传统生态农业基础上创新,在改变以低生产力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基础上继续创新,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资源高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才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农业类型,而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结合,应该成为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专家建议,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建设,最主要的是拓宽农业的功能和领域,全面深化现代农业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功能的开发,有效发挥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和服务四能。一要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生产、提供产品的经济功能,始终高度关注农产品有效供给问题,着力构建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推进农业功能结构调整,把战略性主导产业做大,把区域性优势产业做强,把地方性特色产品做优。二要进一步挖掘农业保障就业、提供发展支撑的社会功能,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广开就业渠道,围绕“农”字型产业发展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广开门路,做好农民在农业内部就业这篇大文章。三要进一步发挥农业维护生态平衡、推动持续发展的生态功能,要更加严格保护耕地和水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四要深层次开发农业旅游休闲、文化传承的服务功能,立足地方特色、注重文化品位,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使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王守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次论坛,专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农耕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训剖析,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对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的关系进行了重点阐述,从发展战略与推进措施的结合上对如何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举办中国农耕文化节和此次论坛,不仅可以将农耕文化发扬光大,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全民对农业农村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据王守聪介绍,近年来,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为适应新时期农业转型的要求,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农耕文化的保护、开发和传承工作,着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农耕文明的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农村民俗文化、传统民居、古镇村落及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促进农耕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 上一篇: 传统农业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 下一篇: 中国古代农业文化拾忆
热门标签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