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大全之平调落子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2日 17:26:01    作者:网络

  平调落子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一中古老的汉族戏曲种类,最初源于明末清初的邯郸。平调落子唱腔有慢板,高腔、娃子等强调,是一个地方戏曲。大家是不是对这个戏曲很感兴趣呢,现在就跟小编一起走进中国戏曲文化,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戏曲种类吧。


  简介
  平调落子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产生于明末清初邯郸的武安市,兴盛于上世纪中叶。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是河北省武安市独有的两个地方剧种,经常在一起演出,习惯上合称武安平调落子。武安平调落子流传于河北省南部的邯郸、邢台,河南省北部的安阳、新乡及山西省东南部的长治等地区。

  传说

  平调俗称大戏,约产生于明末清初,是河南怀调与武安汉族民间音乐结合的产物。平调起源无文字记载,有两种传说,一说明代时武安有两个落魄文人(兄弟俩),分别创立了武安平调和开州平调(开州即河南濮阳一代,开州平调亦称大梆子,流行于豫北、冀南一代)。二说明末时,武安和村白某、西湖村曹某,在河南演唱怀调颇有名气,后回乡创办曹白两科班,他们在怀调的基础上,吸收武安方言和汉族民间歌曲,逐步形成了武安平调。平调属于梆子腔系,曲腔悠扬,旋律流畅,风格独特,曲调优美、细腻委婉、高亢明亮,表演粗犷豪放。唱词为七字、十字和五字。有慢板、二八板、散板、流水板、栽板等板式。早期文场主要用二弦、轧琴、板胡等伴奏,后又增添了二胡、中胡、唢呐、笛子等;武场除一般普通打击乐器外,另有大锣、大铙、大镲、战鼓,称为"四大扇"。平调角色行当齐全,有红生、小生、老生、配生、青衣、小旦、彩旦、老旦、大脸、二脸、三花脸、杂花脸等行当,合称"四梁八柱"或"四生四旦四花脸",其中以红生、小生、旦、大脸为主角的戏最多。平调的武打自成一格,粗犷豪放,带有剽悍的汉族武术气概。表演中的念白以武安话为基础,有的甚至完全使用武安方言,风格淳正朴实,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历史发展
  武安落子原名莲花落,清末由武安民间流行的"花唱"发展而来,源于民间曲调。

  在清代,武安等地民间"花会"中有说唱故事的落子,初为撂地摊演出,晚清逐渐搬上舞台。根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至民国二十六年续《武安春秋志》卷九记载:"武俗好戏,酬神演唱无日无之,甚至有一日数台者,农民喜平调(本地土戏),绅商以皮簧梆子为宜,村夫、愚妇最迷落子腔,惟其戏有伤风化,历来禁演。"

  清道光、咸丰年间,武安艺人喜顺,流落到山西黎城,适逢此县有个李锁柱,喜编戏文,两人合作,喜顺遂将武安落子传入上党,形成了上党落子。

  清同治三年(1864)武安有位叫"假媳妇"的艺人去河南内黄县唱落子,与当地一位姓赵的艺人共同组班唱戏,后来发展成为内黄落子。

  抗日战争时期,武安、涉县一带为八路军根据地。许多落子演员参军参战,当地平调落子班社也多属民主政权领导,常随军演出。排演了《范小丑参军》、《派款》、《巫婶坦白》等新戏,有的落子演员,如王景元、王春等,在为部队演出时被日军包围,壮烈牺牲。解放战争期间,还有一些落子艺人随军南下。

  唱腔
  武安落子唱腔板式变化体,有慢板、高腔、娃子、悲腔、迷子等板式和腔调。武安落子又名落儿腔,流行于武安、涉县、磁县、沙河、临漳、魏县等地。流行在邯郸漳河以西的称武安落子(又称沙西落子),漳河以东的称沙东落子;在河南省内黄县的称内黄落子,在山西省黎城县的称上党落子。

  伴奏
  早期伴奏乐器只有锣踏鼓,后陆续增添镲、钹、笛子、板胡、二胡、笙等。武安落子曲调优美,宽厚洪亮,乡土气息浓厚。其唱腔有口语化说唱的特点,与当地方言结合紧密。武安落子脚色齐全,主要分小旦、青衣、小生、小丑、老生等行,但分工不甚严格,有些行当常可兼演。其表演不以武功和戏曲程式见长,而是将秧歌、高跷等民间舞蹈和生活动作融于戏中,边唱边做,载歌载舞,在叙事中抒情,幽默风趣,活泼自如。

展开阅读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