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大全之四平戏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30日 11:25:58    作者:网络

  四平戏,又称“四评戏”是明代中期主要流行的四大腔调之一,是由弋阳腔逐渐演变过来的,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四平戏是福建省流传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仅存在于福建屏南,属于世代相传。现在不妨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戏曲的资料吧。


  简介
  四平戏又名四评戏、四坪戏、四棚戏、四蓬戏,系由明代中叶流行的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演变而来,嘉靖年间盛行于徽州(安徽省歙县)一带,明末清初传入闽东北大山深处的政和,在政和县杨源乡及屏南县龙潭乡以历史原貌完整地延续至今。

  闽北四平戏是福建省流传的一种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现存于福建省屏南县的龙潭村和政和县的杨源村。龙潭村由当地陈姓家族自明末开始世代传承,谱系可考,在杨源村则是由张姓子孙传承,杨源村现存一座英节庙建于1662年,庙内有古戏台一座(戏台与庙是否同时兴建待考察)。其渊源于明代“稍变七阳”的四平腔,戏曲界称其为“中国四平戏活化石”和“明代四平腔的遗响”。四平戏自明后时传入屏南以来,至今已传15代。每逢每年农历二月初九及八月初五,分别为张谨夫妇庆诞时,杨源村就要出现四平戏三天三夜,世代沿袭不断传承至今。《中国戏曲志——福建卷》。

  土官话的传统
  屏南四平戏一直保持唱白皆用“土官话”的传统,前自干唱,后白领帮腔的高腔传统,唱腔结构形式属曲牌体,常联缀演唱,旋律高亢激越,朴实流畅,间以滚唱、滚白、曲词通俗、行腔自由,发声以本嗓为主,假嗓交替,一唱众和。同时还保持着大量宋元杂剧的表演体制。

  历史
  四平戏,古称“四平腔”,系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江西弋阳腔传入安徽歙县一带后形成的。明末,经江西分三路传入福建:一路传入闽东地区的屏南、宁德、古田、霞浦、福安等地;一路传入闽北的政和、建瓯等地;一路传入闽南漳属广大地区。由于方言关系,宁德一带称四平戏为“说平戏”、“素平戏”,屏南一带称四平戏为“庶民戏”、“赐民戏”。

  据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四平戏老艺人代代相传的说法,闽东地区的四平戏系明末该村名叫陈清英(音)的农民从江西学来,后父传子、子传孙,传媳妇不传女儿,至1982年已传16代,形成一套严格班规,并作为该村陈姓家族的传统祖业,从老人到小孩都会演唱。

  四平戏行当早期只有生、旦、净、末、丑、贴、外7个角色,清初发展到“九角”,艺人自称“梨园子弟”,全班人数最多时有26人,前台9人,后台5人,其它为挑箱与下手。传统剧目十分丰富,常演的有《赶白兔》、《刘锡》、《反五关》、《崔君瑞》、《中三元》、《白鹦哥》、《孟宗哭竹》、《虹桥渡》、《王十朋》、《李彦贵》、《施三德》等80多本,唱、白均用“土官话”,音乐唱腔曲牌体。

  清中叶是四平戏最兴盛时期,屏南县龙潭村仅有100多户人家,就有“老祥云”、“新祥云”、“赛祥云”等戏班。“老祥云”班成立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声誉很高,常年出乡演出,远至江西、浙江等省。政和县杨源村的四平戏班,这时期也走出本县,到周宁、寿宁等县演出。同时,在嘉庆初年,有一个四平木偶戏班从江西传到政和县的禾洋村,到光绪七年(1881年),该班四平戏由木偶戏发展为人戏四平班。从清道光到光绪年间(1821~1908年),政和的四平戏受到乱弹、皮黄声腔的影响,增加了《挡马》、《游龙戏凤》、《大补缸》、《小补缸》等京剧剧目和“唱下江乱弹”、“唱皮黄倒板”等曲调。而屏南龙潭村的四平戏因受其它声腔影响较小,故保留比较原始的面貌。

  辛亥革命后,闽剧与京剧盛行,四平戏由衰落而濒临消亡,至80年代,仅存屏南县龙潭村一个民间职业四平戏班,在邻县偏僻山村流动演出。据统计,1992年,全年演出约70场。

  另一路流行于闽南漳州、平和、漳浦、诏安、云霄、南靖等地的四平戏,据老艺人曾宪乙回忆,明末清初时,江西不少移民迁徙入闽,四平戏随之传入闽南,曾宪乙的祖先就是江西南丰县移民到闽南平和县的。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漳浦人蔡伯龙在《官音汇解释义》卷上“戏耍音乐”条中记载:“做正音,(正)唱官腔;做白字,(正)唱泉腔;做大班,(正)唱昆腔;做九角,(正)唱四平;做潮调,(正)唱潮腔……”说明明末清初四平戏已在闽南流行,至乾隆年间(1736~1795年),角色已从“七子班”发展到“九角”,其音乐曲牌、传统剧目、伴奏乐器等均与闽东、闽北的四平戏大体相同,并把《蔡伯喈不认前妻》、《苏秦六国封相》、《刘文龙菱花镜》、《吕蒙正衣锦还乡》称为“四大棚头”戏。

  清中叶后,闽南四平戏发展很快,行当角色从“九角”发展到“十二角”,同时,从昆山腔、皮黄等声腔剧种吸收不少音乐唱腔与表演艺术,特别是后期唱南北路(二黄、西皮)的外江戏盛行,闽南四平戏受到很大影响,开始大量吸收皮黄曲调。从清末流传下来的传统剧本里发现,其唱腔绝大部分还在四平戏的曲牌名下标注为头板、二板、倒板、叠板、快板、摇板和“唱西皮”等。传统剧目除代表性的“四大棚头”外,增加了“四大弓马”(即《铁弓缘》、《千里驹》、《马陵道》、《忠义烈》)和“五大元记”(即《满床笏》、《五桂记》、《月华园》、《樊梨花》、《罗帕记》)。

  清末民初是闽南四平戏最繁盛的时期,漳属每县都有四平戏专业班社。在漳州、龙溪有“凤仪班”、“万盛班”、“玉凤班”、“永春班”等;在南靖、平和有“永丰班”、“荣华班”、“新福班”、“彩霞班”、“金麟凤班”、“麟凤班”等;在云霄、诏安有“万利班”、“庆乐堂班”、“全发班”等,演出《状元游街》、《金花报捷》、《贵妃醉酒》、《五代荣封》、《五台山》等剧目。平和县的风仪、万利等班还到闽西龙岩演出。民国24年(1935年),南靖县荣华班在龙岩演出后就地解散,艺人流落苏溪、条围、红坊、龙门等地教戏,以业余形式组班演出。

  20世纪20年代,因芗剧崛起、潮剧盛行,闽南四平戏走向衰落。民国30年(1941年),南靖山城涂尾陈仔拥办的四平戏班,由于汉剧艺人加入而改唱汉剧。抗日战争爆发后,厦门一度沦陷,四平戏开始消亡。60年代初,平和县文化馆曾对四平戏作过一次调查,发掘出《三元记》、《陈春生》、《真珠衫》、《金桥箕》、《乌鸦记》等79个古抄本和334支曲牌,尚存漳州市戏剧研究所。

  20世纪80年代后,平和县农村恢复“四平锣鼓”活动,作为逢年过节、社火庙会、婚丧喜庆时的器乐演奏。

  四平戏的传说
  屏南流传四平戏,是明代四平腔在福建普遍流行的一个实例。虽然,目前尚未发现文献记载,但从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陈姓家族的传承谱系中可寻其脉络。屏南熙岭乡龙潭村的陈姓,于明成化年间(1466-1487)迁龙潭村,其始祖陈善与子陈财,因照顾村人傅江、傅海暮年生活,并安葬之,取得傅姓田山财产,从而立足发家。相传,其始祖曾向本村女神临水夫人庙发誓,后日子孙兴旺当世世代代演剧酬神谢恩。至第五世陈马朝,于嘉靖间始学四平腔唱曲,第六世陈志显、陈志现兄弟以后始演戏酬神。至清初陈姓兴盛,开始自筹戏班。清乾隆间陈姓戏班被邀到周边及外乡演出,而始备办戏衣、锣鼓乐器等行头。于是打出班名“开祥云”,并到临县古田、宁德演出。据乾隆十七年(1752年)沈宗良增修的《屏南县志》记载:“元旦,拜祖先尊长,鸣锣放鞭炮,十一、十二起,县民演剧庆赞。”又据乾隆五年(1740年)首任知县沈钟修纂的《屏南县志》载:“山头奶宫,在城东门外东山上,昔有孝女为父讼冤至此殁焉,或云神戴姓,邑人于六月初一演剧庆赞。”至此,龙潭四平戏班社正式走向社会。

展开阅读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