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大全之大腔戏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30日 14:48:16 作者:网络
大腔戏,又称“大门腔”,它是福建地区发现最古老的一种戏曲剧种,最初起源于江西弋阳一带,至今已经有670多年的历史了,素有弋阳戏曲活化石的美称。大腔戏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弋阳的活化石吧。
简介
大腔戏也称大门腔,据记载,它是福建省解放以来发现的最古老剧种,源于江西弋阳一带,距今已有670多年的历史,有弋阳腔活化石之称,现仅存于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丰田村。因"大嗓子唱高腔,大锣大鼓唱大戏"而得名。
明朝中叶,大腔戏汲取了元末明初南戏一支流派"弋阳腔"的戏剧声腔以及青阳腔和徽池雅调,并糅合木偶戏和道教舞蹈,与山歌、民谣等相合,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大腔戏,主要流行于三明地区的永安、大田、尤溪、沙县等县、市。清代咸丰以后,由于小腔戏在闽西北地区流行,大腔戏开始走向衰落。到了20世纪20年代,不少大腔戏班先后解体,留存下来的戏班活动范围逐渐缩小。
大腔戏粗犷古朴,代表剧目有《白兔记》、《金印记》、《中三元》、《葵花记》、《黄飞虎》等;行当分为“四门九行头”;唱腔结构为曲牌连套式,起伏大,音高亢,唱时大小嗓结合,"字多腔少,一泻而尽"。唱词多为长短句格式,属中洲音韵。锣鼓是大腔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戏班一般由15人组成。舞台陈设仅有一桌二椅,化装用色也只有红、黑、白三种。服饰则根据不同角色,设计出别具一格的"顺套",成为大腔戏的象征性服饰。
大腔戏的发掘和整理不仅对中国传统戏剧的研究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揭开了1180多年前,唐长庆二年(822年)前的荆州楚国古音三音歌的奥秘。
剧种源流
大腔戏源于江西弋阳一带,距今已有670多年的历史。永安大腔戏形成于明代中期,是弋阳腔的一个流派,因是"大锣大鼓唱大戏,大嗓子唱高腔",故称大腔戏。明景泰年间,福建省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丰田村熊氏家族年年派人到江西石城祭祖,并向当地艺人学习弋阳腔,而后结合本地的山歌、小调及道士音乐,创立了大腔戏班。
舞台美术
化妆
大腔戏的化妆用色仅红、黑、白三种。红色用朱砂,白色用水粉块,黑色则用松烟。表现人物的好坏、忠奸仅区分于脸上有无黑点。如《白兔记》中的臭奴,其脸部化妆的一双粗大的倒挂眉最为突出,两腮点红点,红点上点有细碎黑点,眉心至鼻尖部位画一道红色,鼻尖上点有黑点。生、旦角只在双颊涂少许朱砂红。净角全脸一色,只勾画眼眉,并在前额作部分刻画。如呼延赞,仅在额上写一“王”字,全脸黑色,以示其为黑虎精。《白兔记》中的瓜精,则在额上画瓜子芽“V”形图案。姜维、包公则用太极表示精明,能卜善算。家院所挂之髯口称“须口”,呈一字形,用白色马尾毛勾扎于一根10厘米长的细竹条上;须长33。3厘米,于下巴处扎成一小结,用以表示下层人物劳作方便。
服饰
大腔戏服饰较为简陋,凡扮演男角均在胸前挂一块宽30厘米、长65厘米,下端两角成弧形的缎纺片子,称为须套。不同角色的须套,图案也不同。皇帝绣龙,丞相绣水纹图案,一般角色只用水红、淡蓝、淡绿等素色的须套,或稍加些许花纹点缀。个别人物稍有例外,如赵子龙亦用绣龙图案,而刘备则用绣凤图案。须套不论人物有须无须都能挂之,一些不着戏服而穿戴生活服装的角色也挂上须套作为装饰。须套已成为大腔戏班的一种象征性服饰。
《白兔记》中,家院戴的“笠”为棕褐色,以竹丝编成,帽呈圆椎形,帽底圆径约33。3厘米,为下层人物所用。《白兔记》中李洪信、刘知远所戴帽子,其式样与明代书生、员外所戴“儒巾”相同,帽形不同于京剧八卦巾;帽顶多一片软缎片,故又名“白片帽”。
《白兔记》中的秋奴,系反面人物,大腔戏将其改名为“臭奴”。臭奴身穿肥大的蓝色圆领长衫,短袖;袖口、领口及斜襟等处,均有桔黄色宽边图案;下身穿绣花红裙。额上扎一块红巾,垂挂一束至右边耳根;两耳各挂一串红辣椒,头顶斜插一块红三角纸片,后脑插一纱帽翅。
大腔戏的服饰仅有两担戏箱。戏箱上分别写有智、仁、勇、义大4个字。“仁”字箱为戏神箱,其余3只均为戏装箱。戏箱由竹篾编成,宽44厘米、长56厘米、高60厘米,箱盖呈弧形。戏班出门时,由旦与正生各挑一担戏箱,小旦挑刀枪道具。大腔戏道具主要是刀枪。刀枪表面涂简单的色彩和图案。图案大多采用服饰上的花纹。在表演时,也有以人代道具的表现手法。如《白兔记》最后一场戏,刘承佑与李洪信环绕于小校周围逃跑追杀。
舞台装置
后台5人,戏班一般由15人组成。舞台陈设很简单,仅有一桌二椅,化装用色也只有红、黑、白三种。
- 上一篇: 中国戏曲大全之泉州提线木偶戏
- 下一篇: 中国戏曲大全之闽剧
热门标签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