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大船灯是如何起源的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8日 17:00:16    作者:网络

  船灯是客家文化当中,比较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客家文化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那么客家文化的大船灯是如何起源,大船灯主要的作用是什么呢?如果你和小编一样,感到好奇的话,不妨一起来赣文化中了解一下详情吧!

赣文化

  历史起源
  船灯的历史起源无从考证,但凭口传,有几百年历史了。据福建省志、县志记载:清代顺治帝祭澄江毕,急回京都,忽然风浪大作,无法过江,渔翁勇摆渡送帝至对岸,帝回京后命乐府作《渔家乐》曲牌,并赐金匾“渔家乐”一块和“夜明珠”一颗,为渔家造福。解放初期,船灯曾参加福建省民间文艺会演。解放后几十年来,各地政府利用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配合宣传缴交爱国公粮、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划生育等党的方针政策,一直流行不衰。

  船灯构造
  船灯是以船形灯为道具,舞蹈和音乐相配合而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娱乐形式。船灯的制作,是以竹篾或木条制成一个长约3米,宽约1米余的船形骨架,中间扎成一座四方立体如同画舫、内能站人扛船体的船舱架。然后将船体蒙上白布,画上水波纹图案,且布长需过船底,以遮盖船内人员脚掌。画舫舱架,也以白布或彩纸粘贴。前后开舱门,左右开小园窗。四周挂上小灯笼、小流苏、彩花、彩珠和人物纸塑等。船窗、舱门二侧都贴吉祥楹联。舱内和外四角装上彩灯,点以蜡烛。有的还自船舱顶至船尾顶,加搭建一彩布平顶船篷。篷边也饰以彩带、流苏、小灯笼之类。整个船体十分精致美观。

  船灯表演
  表演时,一年轻力壮的男子,藏在船舱内靠安装的挎带肩扛起船灯,承受整个船的重量,并不停地左右、前后摇摆,表演船在各种水情的江河中航行。船头船尾各一人。船头一人扮丑角叫“艄公”,船尾一人扮旦角叫“艄婆”。两人各持画桨摇船,有时“艄婆”不划桨而“打扇花”,边行,边唱,边舞。其唱词大都固定,有时也即兴而作,间有道白,内容诙谐可笑。舞蹈动作,有摇船、逆水行舟、拖船、上滩、下滩等。此外,还有乐队,配合船灯吹奏一些固定的民间小调,如《八板头》、《尾子》、《渔家乐》、《过江龙》等。戏剧情节较为单纯,大多以男欢女爱为内容,有固定的唱词和曲调。台词道白,多用客家话表述。有的在“打船灯”之后,还加演《打花鼓》。演奏的船灯小曲有百余个,其中有些与十番、静板相同。整个演出时间从打船灯到演小戏等,可达两个多小时。

  小结:客家船灯具体是什么时候起源的,这个我们无从考证,但是这个习俗,拥有几百年的历史是绝对的。船灯一般都是春节、元宵,这些比较重要的节日才会出现。

  相关推荐:
  客家文化的特征 客家人性格怎么样
  赣南客家文化 走进客家美食
  客家文化风俗 客家人的风俗介绍
  梅州客家文化习俗 梅州客家介绍

展开阅读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