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各朝各代的文学家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7日 14:21:42 作者:网络
从古至今,无数文人雅士,或爱家爱国,或隐于山林,或醉于酒乐,或存于战乱……他们都是每个时代的文学大家,挥毫之间便是妙语,落笔即生美文。他们都为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都有谁呢?快来和小编看看吧!
庄子,性庄,名周,字子休,东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是中国早期的着名文学家。庄周一生着书十万余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意味着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中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屈原,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离骚》、《天问》、《九歌》是其作品类型的代表。《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西汉伟大的文学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后继承父业,着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四史,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人,是三国时期曹魏着名的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三曹”。曹植的创作以220年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后期的诗歌则主要表达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应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曹植的诗又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陶渊明作品语言平淡,平淡之中饱含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善以白描及写意来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融高远又富含理趣。语言精工本色,朴素真率,笔调疏淡,风韵深厚。其文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陶渊明注重思想感情和襟怀抱负的真实,对自然的理解也表现其文学思想的独特性。他不言教化、不事雕凿,注重情感的自由抒发,注重诗文的自然天成,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是唐朝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是古文学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文章以真为特点,敢讲话,讲真话慷慨激昂,忧愤甚广。其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等,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与韩愈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唐中叶,柳宗元和韩愈在文坛上发起和领导了一场古文运动。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和文学主张。在文章内容上,针对骈文不重内容、空洞无物的弊病,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现实,“不平则鸣”,富于革除时弊的批判精神。文章形式上,提出要革新文体,突破骈文束缚,句式长短不拘,并要求革新语言“务去陈言”、“辞必己出”。此外,还指出先“立行”再“立言”。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主张。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着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等。从文学角度总观王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王安石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主张文道合一。他的散文大致贯彻了他的文学主张,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与辛弃疾以词唱和的陈亮、刘过等,或稍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都与他的创作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后世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时,不少作家从辛词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因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色。
- 上一篇: 盘点中国十大文学名著
- 下一篇: 中国古典名著有哪些?
热门标签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