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饮食文化里之土家族打粑粑介绍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15日 08:42:12 作者:网络
在中国饮食文化里,有很多的饮食传说。如果说到民族饮食传说,那么有的人就会想到了土家族打粑粑的传说。有的人不知道土家族为什么会打粑粑呢?是一个什么样的意思呢?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中国饮食文化里土家族为什么会打粑粑呢?
土家族打粑粑
土家年粑粑在土家人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土家人有这样的民谣:”腊月二十八又打粑粑又浇蜡,一个小小年猪杀“,说的是土家族在腊月二十八要”打粑粑“、”杀鸡(即小年猪)“。
年粑粑做好,到了正月,走亲访友拜年的时候,便成了土家人必备的手信,也是土家人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食物。在农户家中,若是正月来了客人,主人会先泡上一杯茶,然后拿出年粑粑放在火上烤熟给客人吃。烤年粑粑的时候,如果家中有“打打糖”,敲下一小块,等粑粑烤热膨胀时,塞进去,打打糖变软,裹在粑粑中,吃起来又香又糯。没有“打打糖”放一勺白糖红糖,也别有一番滋味。不喜欢吃糖的人,放两勺土家人自制的腌酸菜,又是另一种滋味。又或者什么都不放,只等粑粑便软皮略带焦,外脆里软,口齿留香。
而年粑粑的制作过程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传说土家人田姓祖先原有九兄弟和一个妹妹,妹妹嫁了后又多了一个女婿,由于他们强大的力量,皇帝担心他们独霸一方影响朝廷的统治地位,便派来官兵试图将其斩尽杀绝,官兵来时正逢腊月二十八他们打粑粑的时候,看到来势汹汹的官兵,弟兄们急忙将槽中打的粑粑分成几坨用簸箕端上山。官兵走后,几弟兄端着已经变硬而难以分开的粑粑回到家里,吃时只有用刀子切成小块烧起来吃和煎起来吃。后来,这九弟兄各居一方,生养后代,他们都没忘记当年的苦难,为了纪念当年之事,此后过年时他们都制作几个这样大的粑粑用来分食,这种习惯也被他们的子孙后代承袭了下来,并渐渐变成了一种习俗。后来,这种粑粑一般都要留到正月十五,有的甚至留到过清明节时才吃。
而打粑粑的制作方法也渐渐就演变:将蒸熟的糯米,倒入石槽内,经过几个人不停敲打,直到变成黏成一团的圆球,最后再将这团圆球,用手分成一个一个的小球,放在涂上熟油的大方桌上,再用门板一压,这些小球就成了一个一个的圆形糍粑,放置几天后,糍粑变硬,泡在干净的水中,可以存放至整个正月。吃时拿出来或烧或煎炸,都是难得的美味。
小结:以上就是土家族打粑粑介绍,看完了是不是觉得这个民族饮食文化很有意思,想了解更多的土家族饮食文化。
您可能会喜欢相关文章
浙江有哪些饮食文化呢
江西饮食习惯是什么样子的呢
福建有哪些饮食文化呢
苗族饮食文化有哪些呢
- 上一篇: 满族饮食文化之小吃沙琪玛介绍
- 下一篇: 蒙古族饮食里的白与红的交织是什么呢
热门标签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