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大全之辽西木偶戏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30日 16:42:44    作者:网络

  木偶戏俗称傀儡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辽西木偶戏,主要是通过演员超控木偶来表演,并赋予故事情节,是一个不可多得戏曲类型。大家是不是对这个戏曲剧种很感兴趣呢?现在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简要描述
  辽西走廊似一条超越时空的彩练,把中原汉民族文化与辽西北方民族文化连在一起。独特的地域,复合性的走廊文化,孕育了辽西自己的木偶艺术风格。

  艺术特色
  辽西木偶造型艺术是雕塑、绘画、结构装置相结合,用物质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它着重于人物形象本身的刻画,表现人物本身的形貌特征和思想品格,是被人操纵表演的戏具。辽西木偶的造型艺术和结构装置经过久远的进化过程,逐渐发展到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铁枝木偶、杆式木偶、人偶一体、卡通人偶、荧光木偶等不同的种类。

  表演特点
  辽西木偶戏是通过演员操纵木偶表演人物,并赋予故事情节。木偶戏表现手段丰富。既是一种真实的模仿性艺术。又是一种虚构夸张性艺术。由于木偶戏具有"以物象人"的特殊形式,故需将操纵者遮挡起来,从而决定了木偶戏舞台当有特殊的结构。辽西杖头木偶和布袋木偶是演员把木偶举过头顶表演,所以,舞台上要设一道帷幕遮挡演员,帷幕上边表演木偶戏,帷幕的大小由木偶的大小决定。常规用的帷幕长6米至8米,高1。6米至1。7米。,舞台上的布景安装上1。65米的高脚,舞台灯光布局设置需面光,侧光,顶光、天幕光等以及其它效果流动光位。舞台设置边幕、沿幕、天幕、帷幕等,景区设置网景、纱幕、推景、转景、吊景等。舞台设施组成一种轻便灵活,具有框式结构的多功能木偶戏舞台,以适应多种表演形式的木偶戏,增强综合艺术效果。辽西木偶戏多方借鉴国内外其它艺术之长,不断改进和发展舞台美术的各种表现手段,使之成为综合性的艺术。

  代表人物
  辽西木偶艺术设计、制作创始人蔡大田,(蔡万荣)1899年(约)木偶剧《嫦娥奔月》雕刻的《苏三起解》脍炙人口。由辽西黑山人张仃(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设计、蔡大田亲自雕刻的《望娘滩》即《无孽龙》、《黑风洞》,得到了张仃的高度赞誉。前"青艺"美术家张光宇设计,蔡大田雕刻的《猪八戒背媳妇》、《小放牛》等脍炙人口。遗憾的是这些珍贵的佳作都在""期间付之一炬了。

  辽西木偶艺术表演主要传承人关剑青,出生于1926年,系民间班社悬丝木偶艺人,代表作《平顶山》(即《三打白骨精》)。辽西木偶六代相传,承袭至今。1953年1月辽西木偶剧队一行23名队员奉中央文化部调令赴北京,从此成立了今天的中国木偶艺术剧团。不甘寂寞的辽西木偶人,在此后的几个时期,迎着困难,几经磨难,六起五落。他们的作品陶冶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情操,是东三省的稀有剧种,同时也填补了辽宁省木偶艺术的空白。

  现状
  辽西木偶艺术设计、制作创始人蔡大田,(蔡万荣)1899年(约)木偶剧《嫦娥奔月》雕刻的《苏三起解》脍炙人口。由辽西黑山人张仃(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设计、蔡大田亲自雕刻的《望娘滩》即《无孽龙》、《黑风洞》,得到了张仃的高度赞誉。美术家张光宇(当时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设计,蔡大田雕刻的《猪八戒背媳妇》、《小放牛》等脍炙人口。遗憾的是这些珍贵的佳作都在""期间付之一炬了。

  辽西木偶艺术表演主要传承人关剑青,出生于1926年,系民间班社悬丝木偶艺人,代表作《平顶山》(即《三打白骨精》)。辽西木偶六代相传,承袭至今。1953年1月辽西木偶剧队一行23名队员奉中央文化部调令赴北京,从此成立了今天的中国木偶艺术剧团。不甘寂寞的辽西木偶人,在此后的几个时期,迎着困难,几经磨难,六起五落。他们的作品陶冶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情操,是东三省的稀有剧种,同时也填补了辽宁省木偶艺术的空白。

展开阅读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