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大全之广昌孟戏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6日 11:17:36 作者:网络
广昌孟戏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甘竹镇一带地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广昌孟戏是以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为主题的地方汉族戏曲剧种。大家是不是对这个戏曲剧种很好奇呢?现在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简介
广昌孟戏是一种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汉族地方戏曲,至今传承500余年。广昌孟戏在甘竹镇一带流行,有两个民间戏班演唱不同的剧本,不同的唱腔戏曲,剧情都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当地人俗称"孟戏"。广昌孟戏作为一种酬神祭祖的宗族戏,有一定的演出习俗。甘竹大路背戏班和赤溪戏班出帅时间分别为正月初一上午和正月十二至正月十五任选一日上午。出帅地点在本街(村)或邻近村坊。出帅队伍由四套人员组成,即清源祖师和三元将军各一套人员。仪仗开道,乐器齐奏,龙灯、蚌壳灯、花灯、花篮相行相伴。总人数可达千人,热闹非凡。
典故
在很久很久以前,秦始皇正徵发八十万民工修筑万里长城。官府到处抓人去当民工,被抓去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地修筑长城,不知累死了多少。
苏州有个书生叫万喜良,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他不得不四处躲藏。有一天,他逃到了孟家花园,无意中遇到了孟姜女。孟姜女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她和父母一起把万喜良藏了起来。两位老人很喜欢万喜良,就把孟姜女许配给他作了妻子。
新婚不到三天,万喜良就被公差抓去修长城了。孟姜女哭得像泪人似的,苦苦地等待丈夫归来。半年过去了,万喜良一点消息也没有。这时已是深秋季节,北风四起,芦花泛白,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孟姜女想起丈夫远在北方修长城,一定十分寒冷,就亲手缝制了寒衣,启程上路,要到万里长城去寻找万喜良。
一路上,孟姜女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吃了多少苦,才来到了长城脚下。谁知修长城的民工告诉她,万喜良已经死了,尸骨被填进了城墙里。听到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孟姜女只觉得天昏地暗,一下子昏倒在地,醒来后,她伤心地痛哭起来,只哭得天愁地惨,日月无光。不知哭了多久,忽听得天摇地动般地一声巨响,长城崩塌了几十里,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孟姜女咬破手指,把血滴在一具具的尸骨上,她心里暗暗祷告:如果是丈夫的尸骨,血就会渗进骨头,如果不是,血就会流向四方。终于,孟姜女用这种方法。
找到了万喜良的尸骨。她抱着这堆白骨,又伤心地痛哭起来。
秦始皇看到孟姜女很美丽,想逼她做妃子。孟姜女假意答应了他,但要求秦始皇先办三件事:请和尚给万喜良念四十九天经,然后把他好好地埋葬;秦始皇要亲自率文武大臣哭祭万喜良;埋葬万喜良后,孟姜女要去游山玩水,三天以后才能成亲。秦始皇只得答应了孟姜女的要求。三件事办完以后,孟姜女把秦始皇痛骂了一顿,然后纵身跳进了波涛滚滚的大海。
艺术特色
广昌孟戏属曲牌体,以高腔演唱,一唱众和,多在后句的下半句帮腔,并有"杂白混唱"的特点。曾家孟戏所唱南曲比弋阳腔更古老,并吸收了海盐腔的成分,字多腔少,以广昌官话演唱,以鼓、锣、钹等打击乐器伴奏,节奏较快,显现出简单、原始的古曲特征。刘家孟戏主要以海盐腔演唱,同时参以弋阳腔、青阳腔和徽州腔。
广昌孟戏是用高腔演唱孟姜女的戏曲,流传于甘竹一带,现存赤溪曾家孟戏和大路背刘家孟戏。孟戏演出作为集宗族祭祀和戏剧祭祀为一体的盛大典礼,每年只在本村演出一次,其中大路背刘家孟戏每年农历二月初一演出。演出习俗主要是“出帅”和“请神”。“出帅”指在正月的特定时间,用轿椅抬着清源祖师的木雕像和“三元将军”(蒙恬、王翦、白起)的面具游村或游街,敲锣打鼓,吹吹打打,族中男丁全部参加,队伍经过全村(街)每户人家,每户大门口都要摆放香案、燃放鞭炮迎送。“请神”指主事人手捧神本,逐一唱出全国名山大刹(刘家唱广昌县境内庵庙里)的神名和已故艺人师傅姓名,请他们回来看戏。据史料考证,曾家孟戏形成于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刘家孟戏形成于明万历年间,即公元1573年之后。孟戏的音乐结构属曲牌体,两路孟戏剧本保留曲牌140余支。许多唱腔腔句较多,即一字多音。旋律较为平缓,多在中音区回旋,用本嗓演唱,有时到唱句末尾或加入帮腔时,曲调才突然翻高,用假声(窄声)行腔。许多曲牌末句旋律由低到高结束。演唱形式为干唱,无管弦伴奏,拍板为节拍,只以小锣小鼓过门。曲调没有固定的调高,大都根据艺人嗓音来唱。演唱以广昌官话为基础,也有一些“滚唱”。帮腔腔句较短,一般帮后半句,只有几板,也有最后一句重句帮腔,帮腔中无锣鼓伴奏。
- 上一篇: 中国戏曲大全之吉安采茶戏
- 下一篇: 中国戏曲大全之宜黄戏
热门标签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