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刺绣 纳西族刺绣有哪些特点?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31日 16:01:46 作者:网络
很多人来到丽江首先想到的就是丽江的艳遇,丽江的风景非常的美丽。但是其丽江除了这些,还有色彩斑斓的刺绣品。纳西族的刺绣文化是非常丰富的,你具体都了解多少呢?一起来往下看看吧!
如果是多次的去丽江,你一定对于丽江的当地的油画、明信片、广告画都是非常的好看。但是其实刺绣品也是有很多的出色的,当地的刺绣工艺非常的完美,很多女生刺绣就学习刺绣文化。
“纳西族是一个生活在中国西南滇藏高原地区,一个深沉审慎,质朴厚重的民族,讲述她,传承她,是我们时代的使命。”丽江瀚墨民族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经理杨丽芬说,丽江黑白刺绣服饰的历史并不长,约有200多年的时间,改土归流之后才形成了这套服装样式。
在没有这套服饰之前,纳西族女人的服饰主要以旗袍为主,窄肩大摆,来自于满族。之后又演变为和摩梭人一样的短袄长裙,裙为百褶裙。改土归流后,流官在政治体制、经济文化等方面要求与中央政府保持一致,变成了现在的长褂长裤,纳西族妇女很勤快,她们把裙子的样子改成现在的围腰的形式,这样的服饰更加适宜劳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因为纳西族深沉内敛的性格,其服饰颜色凝重,注重庄重感和仪式感。早先,其服饰配色并非只有黑白两色,领口和袖口上会有刺绣,如彩色的梅花等。如今,装饰性的绣品还有,却只是在重要的场合才穿戴。
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物质匮乏,各种颜色慢慢淡出了纳西妇女的服饰。艳丽的颜色再也看不到,取而代之的是藏青、暗红、黑色,这样的颜色恰恰凸显了稳重、大气和端庄。
服饰的颜色变了,也体现在了刺绣上。除了整体的藏青、暗红、黑色的衣服外,作为保暖和装饰的羊皮披肩则成为这些暗色中的亮色,这亮色却一样低调内敛。在这件披肩上,饰物保留比较多的是七星和飘带。
“工作像蜜蜂,生活像蝴蝶”
“它包含着纳西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是整个纳西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杨丽芬说,纳西刺绣仅从纳西族妇女隆重节日盛装上的饰品、最着名的传统刺绣——“七星羊披”的飘带上就可一目了然。
这件又称“披星戴月”的盛装饰品,主色调为黑白两色,7颗富含象征意义的星星色彩艳丽。这来源于纳西族崇尚素雅的审美情趣,包括民居建筑也是青瓦白墙两色。艳丽的色彩略微点缀,更显内心对生活的热爱。
羊皮披肩的上方有一块肩宽般的梭织黑色布料,并排缝合着7个“七星绣盘”。之所以缝合着7个而不是6个或8个绣盘,是因为纳西族的祖先图腾崇拜单数,同时象征着多子多福。它来源于东巴经“创世纪”中“开天九兄弟,辟地七姐妹”的传说。用3层单个的布垫垒叠的绣盘其图案用红黄青白黑5色线绣成,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每颗绣盘的圆心中,穿有两根用上好麂子皮制作、粗麻线一般的须挂。它表示流星划过天幕留下的痕迹,具有飘逸潇洒的美感和诗意。
羊皮披肩主体是缝合在一起的两层羊皮,底为黑色带毛羊皮,面为经过鞣制的白羊皮。披在背上不仅有装饰功能,还有保暖御寒作用。
最为讲究的是两根黑白两色的长飘带,上面用挑绣手法绣出的图案,最能彰显纳西族人的艺术审美观。第一排名之曰和谐,为抽象的人体造型手牵手欢歌起舞打跳,“打跳”是纳西族庆丰收的一种民间舞蹈;第二排绣的是鸽子的眼睛。纳西族祖先是游牧民族,以后才发展为农耕民族,懂得饲养家禽牛羊。鸽子代表着从游牧到农耕的变迁史;第三排绣的八角花,代表种植;第四排绣如意,表示吉祥;第五排绣荷花,象征美好;第六排绣腊梅,表达纳西族对花的爱好;第七排绣栈栏,说明纳西族农耕经济走向鼎盛,已经大规模饲养牲畜。飘带最下方绣的是一只高度抽象的蝴蝶,乍一看像个倒三角形,有一种对称美。它来源于纳西族谚语“工作像蜜蜂,生活像蝴蝶”
杨丽芬说,过去几百年纳西族刺绣技艺得到广泛发展,很大的一个因素是缘于它在广大纳西族妇女中产生的高度共识,成为了生活的重要部分。纳西族刺绣技艺代代相传,有的姑娘,会把师傅传给她的一些基本原理,再加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创造性地糅合在纳西族刺绣里,所以纳西族刺绣不断地发展、补充和升华。
但在今天的商品社会中,纳西族刺绣技艺已不再作为生存的手段,只是单纯地还原到一种民间工艺的身份,纳西族刺绣的意义只是作为一种民族工艺美术品为人们接受,纳西族刺绣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逐渐缩小,需求量日益锐减。七星披肩我们也只能从一些老人的衣着上看见。
随着丽江旅游的升温,它那黑与白的时间痕迹几乎被掩埋和遗忘,没有多少人知道在这众多纷繁缭乱的色彩中,属于纳西刺绣的黑白传说,加之各种现代纺织工业迅猛发展,各种优质纺织品层出不穷,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民族工艺,成为当务之急。
手绣丽江
“保护和传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刺绣这一民间工艺在民间除了一些上了年纪的绣娘以外,已经没有多少人会绣出这黑白绵绣。”杨丽芬说。
纳西刺绣艺术的继续挖掘整理首先是从杨丽芬开始的。虽然不是纳西族,但杨丽芬就是痴迷于这黑白间的时间痕迹,她曾经走遍了丽江的坝子、山区、林地和乡间,寻找和探访不同地域的绣娘和绣品,只要碰到有人在绣飘带星,她总会跟过去问长问短,也因此,她在几年时间从民间收集了许多不可多得的古绣片,也更了解了关于这一项民间技艺的各种知识。在经过走访和进行市场调查以后,她痛心地发现,纳西刺绣已经快失传了。“我想让纳西刺绣这黑白的时间痕迹永远流传在世间”。
既然还有人在做刺绣,就从她们当中开始吧。杨丽芬决定在绣娘中成立刺绣协会,把纳西的黑白刺绣做成一种旅游文化产品,不能让它继续默默无闻直到消逝。
杨七红是丽江市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她也是村里刺绣做得最好的人。一直在家种地为生,偶尔绣一下自小就会的腰带自用,但她却没有想到,这项自小就会的女红还在她50多岁的时候给她带来不小的收益。杨七红从杨丽芬的公司成立后开始在农活之余为公司做刺绣,2012年,杨七红的个人刺绣收入就超过了2万元。
而在纳西刺绣开始在民间慢慢复苏的时候,2011年初,丽江瀚墨民族文化产业研究院开始酝酿成立,“这也是为了让纳西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能继续传承下去。”杨丽芬说,这个研究院的成立,并不仅仅只是纳西刺绣,还包括了制衣、刺绣、书画、篆刻、东巴文化等。
2010年3月开始,杨丽芬的公司完成了对玉龙县民间刺绣产品的整体包装,确定了与拉市乡吉余村第一批10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绣娘的合作关系,目前已在册一支近百人的技术娴熟的民间刺绣队伍,并在拉市乡美丽的拉市海畔设立民俗陈列馆,藏品4个类别,200余件。在这个陈列馆内,纳西服饰和刺绣栩栩如生像一朵朵美丽的花开在了小挂件、卷轴、印章和皮包上,让人看了不由惊喜连连,爱不释手。
这项沉睡了的民间技艺正走向复苏,这是令我们特别欣喜的。杨丽芬说,他们在云南省举办的多次博览会中推出的民俗展示项目“手绣丽江”,涉及服饰、绣品、用品等,并申请了多项外观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在民族文化保护业界引起了不俗反响。
小结:随着时代的改变,现在刺绣很多都是由机器来制作而成,学习刺绣的人也逐渐的在减少。但是纳西族当地人则并没有放弃手工刺绣,并且把他作为了重点保护对象,列入了重点保护对象。
相关推荐:
纳西族的饮食习惯 纳西族饮食文化介绍
纳西族姓氏 纳西族主要有哪些姓氏?
纳西族饮食习惯 纳西族都吃些什么?
纳西族民族服饰有何特点 纳西族服饰简介
- 上一篇: 纳西族乐器 纳西胡琴有哪些特点?
- 下一篇: 纳西族的禁忌 纳西族有哪些禁忌要遵守?
热门标签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
最新更新